在社交媒体与商业营销的推波助澜之下,早在2000年前后,红酒美容养颜就成了不少人心中新型的健康信仰。在影视剧中摇曳的红酒杯到电商平台铺天盖地的博主安利,葡萄酒被塑造成兼具优雅情调与科学功效的完美符号。但当人们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时,这场神话的背后,实则交织着资本利益驱动 公众认知偏差与科学真相的博弈。\n \n葡萄酒美容养颜的核心支撑是葡萄酒中含有花青素与白藜芦醇。花青素不溶于水,但可溶于含酒精的液体中。花青素和白藜芦醇具有清除自由基 抑制炎症因子的作用。这是不是绝大部分消费者都能看得到的喝葡萄酒的理由?而接下来就是没有说的。那就是脱离剂量谈功效无异于构建空中楼阁。没有量的积累哪有质的飞跃? 哈佛大学实验表明,要达到延寿效果,人体每日摄入至少1克的白藜芦醇,看着不多可换算到葡萄酒身上就是相当于喝24瓶750毫升的红酒。嗯,肝功能受得了不?\n事实上国内早在2015年前后就已经要求葡萄酒在介绍中不得把保健功效当做核心竞争力来推荐,葡萄酒首先是酒精性饮料,其次才是其他!!!通常我们在建议饮酒量的时候,会说正常男性的每日酒精摄入量大概是350ml,女生是250ml为宜,超过这个容量就会加剧肝脏的解酒负担,这也与喝酒保健的初衷事实上也是向背离的。喝酒有害健康,只是相对的葡萄酒相对弱一点罢了。\n \n破除葡萄酒美容的关键在于适度原则,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中的核心在于对度的把握。这是咱们在学习哲学中经常提到的话题。 记得在看池田大作写的青春一文中,说年轻是一种心态和岁月无关。这也就意味着美容养颜的核心在于自身的内心愉悦,小酌怡情大酌伤身此时也就变得无比的中肯了不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恬然处世,建立健全符合自身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中追求天然本真,在运动中追求生命的鲜活,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辩能力以抵御消费主义的过度绑架。当我们真的把葡萄酒放回到东西方文化符号时,葡萄酒就真的成了一个可以让人愉悦,可以探讨,可以沟通的语言了。#葡萄酒知识 #美丽与健康 #越喝越漂亮 #酒圈小知识 #红酒 #葡萄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