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历史的忠实记录者,不仅是藏品的组合,更是文化发展的记录。在这里我们可以回望千年历史精粹,邂逅多彩人文美景,来记住万物、岁月和文明。
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衡水市图书馆推出博物馆主题书单,图书涵盖博物馆、考古、文化遗产等,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的世界,感受灿烂辉煌的中华和世界文明,在阅读中发现文化之美。

索书号:K87-49/11
作者:于蕾、吕逸涛 主编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沉淀中华文明的记忆之书。九位博物馆馆长甄选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阅读本书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温度。

索书号:K87/19
作者:杨泓 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本书在近一个世纪中国考古学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从史前时期文明串起,勾勒并重现了中国古文明不可磨灭的光辉轨迹。作者精心挑选了327幅图片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图文并茂,诸多文物和考古发掘照片十分稀见,阐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索书号:K872.41/1
作者:步雁 主编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文物,承载着过往的历史,如果文物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什么呢?本书从不同角度来解读文物、传承历史,帮助文物开口说话,从而让厚重的凝固的历史灵动起来,让历史文化薪火相传。

索书号:K928.74/10
作者:祝勇 编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这本书集结了书写紫禁城的灿烂文字,从历史源流、建筑特色、故宫宝藏、政权故事等多角度,呈现出故宫文化独一无二的深厚内涵,让读者再次走进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皇家宫殿,感受文明之留痕。

索书号:G296.26/1
作者:藏羚羊旅行指南编辑部 编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博物馆被誉为“城市的灵魂”,是解读一个地区最好的地点之一,本书甄选国内100个著名的博物馆,进行分门别类的介绍,带领读者神游中华大地,跟随本书,领略中国的文化与历史之美,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磅礴气势。

索书号:K879.21/1
作者:《生活月刊》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在书中我们可以看见一座座洞窟与一群人的相遇,他们的守护延长了莫高窟的生命,而“敦煌人”也在这里找到自我,找到艺术、文化乃至人生的新路。本书内含图片171幅,既有敦煌研究院提供的珍贵历史图片,又有摄影师实地拍摄的图片,精美、大气、有意境,富含人文张力和表现力。

索书号:G264.3/3
作者:萧寒 主编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本书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顶级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同时也是一本故宫几百年文物修复历史的缩影。书中通过精美、生动的图片,再现了故宫传承几百年的文物修复历史,也让我们见识了在故宫深处,默默奉献,不求名利,只为心中执著而奉献终身的大师们。

索书号:K872.413/2
作者:马社强 主编
出版社:西安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讲文物,不止于文物,讲咸阳,不限于秦地。本书围绕咸阳博物院的59件馆藏文物深度还原以咸阳为主的历史发展脉络,文笔简练清新,使用当下流行话语打造沉浸式阅读体验,配以精美文物图片,将宏大历史观与精微钱币器皿等结合,描摹出帝都的千年长卷,为读者献上精彩绝伦、内涵丰富的阅读盛宴。

索书号:K870.2/3
作者:单国强、移然 主编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跨越五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书写六百多年的故宫历史。本书按照文物用途、材质、主题进行分类,精选62件故宫国宝文物,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同时穿插讲述同时期的国宝故事,让读者透过这些文物,了解一个多角度的故宫,进而了解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

索书号:K870.4/7
作者:沈从文 著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馆藏地:四楼社会科学借阅区
推荐理由:全书包含近200张全彩文物图片,呈现沈从文笔下的文物之美,书中分门别类地介绍了玉器、陶瓷、漆器、琉璃等文物的鉴赏知识、加工工艺、历史典故、研究方法,把6000年文物分门别类地看个遍,从此掌握看文物的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