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wide range of talents
博览英才
以终为始,行必所至

01
Brief Introduction
张超杰
统计与数学学院经济统计专业21级硕士研究生
获国家奖学金、校研究生“创新实践之星”、校优秀研究生、校级一等奖学金等荣誉,获2023年度综合成绩排名位于专业第一(1/76)。参与发表SSCI一区论文2篇,EI论文1篇。参与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1项,导师科研项目3项。在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7项,省级奖项2项。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
本次访谈的优秀研究生——张超杰,就是这样一位在读研的青春时光中不断奋进的学生,一个个经历与荣誉,都在诠释他充实的研究生生活,一段段感悟与收获,都使得他不断成为更好的自己。


Scholarly Awards
02
◁▷左右滑动阅览
03
Motto
以终为始,行必所至。
这是张超杰的座右铭,即以最终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目的地,然后根据这个终点来规划起点和路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的行动,使得能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
他解释道:这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强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思考清楚这件事情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去做,以及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哪些步骤。这样做能够确保我们的行动与我们的长期目标保持一致,从而更有效地达成目标。
这样的座右铭不仅时刻提醒、激励着他的学习生活,他亦以之为引,时刻践行着。
--------------------------------------------
“哪怕只是对一个人能有所启迪,那也是有意义的。”
尽管张超杰学长已经被学院官网赞扬多次,但对于这次访谈,他仍旧满怀感激与谦逊,对于每个问题都反复斟酌,只恐自己收获到的经验与感悟没能叙述周全,无法为后来者解惑。他说:“有些问题我真的是反复推敲,虽然想了删删了想,但还是……哪怕只是对一个人能有所启迪,那也是有意义的。”
一起来看看张学长通过访谈,都真诚认真的分享了我们些什么吧~


Face to Face
04
Q1:学长的研究生生涯安排很充实,可以说说是怎么做到的吗?有遇到各任务冲突的时候吗?是怎么解决的呢?
其实避免胡思乱想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当你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时,你就不得不专注于待做的事情中,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精神内耗。当然对于我而言还有更深层的原因,由于自己在本科期间浪费了大把的时间,所以这次我想体验不一样的大学生活,所以我尽量把自己的时间表安排的满满当当。或许有时候你就是得逼自己一把,否则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强大。
学业、科研和竞赛的时间产生冲突是常有的事情,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厘清主次,划分事件的优先级,优先完成时间要求比较紧急的事情。同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精力去动态规划需要完成的事情,当自己精力比较充沛时,可以考虑完成一些难度比较大、任务量比较繁重的工作,反之则去完成一些内容相对比较轻松,或者不需要怎么思考的工作。如果实在无法完成所有待完成的事情就必须要有所取舍,以完成对自己比较重要的事情为主。
Q2:竞赛都是很费精力的,学长是怎么做到每次都迎难而上?若以终为始,想要得到好的结果,需要做些什么积累呢?
竞赛确实比较花费精力,尤其是一些时间要求比较短的竞赛,往往需要在几天内全力输出才能顺利完成。但是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能够形成一份完整的参赛报告,那份成就感与喜悦感是不可代替的,正是这份热爱促使我不断地走下去。
想要得到好的结果,日常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需认真的投入到不同的任务中,积累经验。虽然每次竞赛的题目不尽相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随着对各种方法和模型的不断深入,对于问题的整体把握也将更加透彻,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随着比赛参加次数的增多,对于书写格式的把控和文本的凝练也会越来越得心应手,之后在撰写小论文和毕业论文时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Q3:如何调节研究生生活中的焦虑与压力?
相较于本科,研究生生活是更具压力性的,这种压力可能来自于学业、科研、生活、就业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被搞的身心俱疲,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陷入间歇性精神内耗的怪圈。“其实我们都一样”,你所遇见的问题是每一个研究生的必经之路,所以无需过度焦虑,你看到身边人的云淡风轻都是假象,谁又不是在负重前行?我也曾深夜难眠、痛苦迷茫,我也会暂时的自闭、偶尔的哭泣。
“生而为人,我很无奈”,不管身处人生的哪个节点,压力总是如影随形。既然不可避免,那就试图与之共存,寻找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对于我而言,我会选择骑上单车绕着钱塘江堤骑行,倾听浪潮的旋律,观望江水的流逝,感慨自己的渺小;我会选择和好朋友通电话,诉说内心的苦楚,吐槽世界的不公,责怪命运的捉弄;我会选择执笔在纸上留下点点墨痕,享受笔锋的流转,平复自己的心境,远离尘世的喧嚣;我会选择观看一部煽情的电影,品味世间的情感,体会鼻尖的酸楚,感受泪珠的滑落……
同时,大部分情况下我们的压力恰恰不是源自于自身,而是来自于身边人,我们无法忽略身边人的嘈嘈切切,总是不由自主地和身边的人进行比较,进而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大多数人都是在为别人而活,我承认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所以真的活的很累,接下来我会尽力“为自己而活”,毕竟“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Q4:学长的毕业论文致谢有长达640字的诗句,可以分享一下创作的由来吗?
毕业致谢的格式和内容相对比较灵活,我希望能够使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来完成我的毕业致谢,为硕士阶段画上完满的句号。由于我特别喜欢诗体的工整和简洁,因此最终决定使用诗来完成毕业致谢。我的毕业致谢共分为十节,各节之间相互独立,其中的意境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第一节抒发对研究生生活苦涩和时间流逝迅速的感慨;
第二节诉说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并表达自己的无奈;
第三节主要记述了自己在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的工作;
第四节列出了自己在硕士期间参加的所有学科竞赛;
第五节以谐音的形式介绍了自己在硕士期间阅读的二十余本文学作品;
第六节阐释了自己对授业恩师的无尽感激;
第七节利用谐音的形式将各位同门师兄师姐师弟师妹的名字尾字置入其中;
第八节使用劲草象征自己与故友的深厚情谊,并将三十余人的名字尾字以谐音形式融入诗句;
第九节表明自己对父母的依恋和深深的无奈与无比的愧疚;
第十节表达了自己对这段美好时光、这群可爱人儿的不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誓要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的决心和豪情壮志。
这段致谢虽然仅有六百余字,却是对我这两年多的硕士生活的高度凝练,我为之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茶余饭后,散步期间,睡眠之前,每有灵感便续上几句,历经数次修改,手稿终成,无愧无憾!

Q5:能说一说对择业方向有怎样的思考与建议吗?
关于职业的选择,我建议秉持“以终为始”的态度。其实对于我们而言毕业后能够选择的赛道无非是三条:求学、考公和工作。但是你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能接受什么样的职业?你未来想过上怎样的生活?当你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那么答案也就跃然纸上。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我无法给出具体的建议,但是我坚信“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切忌随波逐流,拒绝人云亦云。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立场、出发的角度不尽相同,别人的忠告未必就适合你。道路千万条,关键是你想走的是哪一条,有时候就是要撞了南墙才能回头,否则一辈子意难平,所以请勇敢地遵循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当你找到属于自己的主旋律后,就需要提前规划,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深挖。如果你渴望继续求学深造,那就请努力多发高质量论文,毕竟论文是学术一途的硬通货;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越早越好。如果你励志为人民服务,请在积极备考的同时也不要忽略相关信息的搜集,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提前确定想进入的行业,那就请多去实践,以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简历。

Q6:给予学弟学妹们一些经验吧。
如果真要说什么经验的话,那就只有一句话“成长比胜负更重要”。
“研究生阶段是人生中思想独立、精力聚焦、创新奔放、气质养成的宝贵阶段”,那么你觉得研究生期间最需要做的是什么?提高学术水平、提升工作技能、锻炼人际交往……我觉得是也不是,当你已经踏上拒绝碌碌无为,拒绝平庸落俗,拒绝急功近利的道路,那么接下来就需要适当地灌点鸡汤了。
张学长引用了这段话:“人的一生是一连串的不如意,最终决定幸福感的是自己的感受,而非他人的评价,更不是与他人的比较。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恋爱顺利,婚姻不一定顺心;事业有成,可能家庭一地鸡毛;婚姻美满,但有时候可能‘子欲养而亲不待’。学历的问题常常纠缠我们的一生,你有可能永远也上不了那所“梦校”,但是这些事实并不是决定你幸福感的东西,能决定你幸福感的,既不是他人的评价,而是你自己的感受。”
他提到:我们经常会觉得随着教育层次的不断提高,我们身上的精神枷锁也越来越重,求学的意义何在?不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简单更轻松吗?可事实上我们却没有低学历人群活的潇洒,因为有所求所以放不下。结果是留给世界看的,而过程是只属于自己的。我们都希望得到尽可能好的结果,可是有时候我们拼了命奋力争取而不得又该当如何?胜负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温暖比优秀更重要;勇敢比完美更重要;成长比胜负更重要。”

结语
长长的话我们慢慢说,相信看完这次访谈的内容,读者们能够感受到张学长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不知读者们是否同编者一般在字里行间,仿佛穿越时空,与学长进行了一场无声地交谈。
感谢张超杰的无私分享。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让我们祝愿他能继续在科研领域内发光发热,勇往直前,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也祝愿读者们能:以终为始,以行为知,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惊喜福利大放送!
想知道张学长640字完整的毕业论文致谢的内容吗?他给出了哪四条“干货”寄语呢?推荐了哪些“必读”书籍和影视作品?研究生课余生活……
那就立马关注公众号并在文章下积极留言,即可获得剩下完整访谈内容,2200字原版内容!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哦!



【END】
图文|游文华 马宣
排版|曹心怡、王梦怡
审核|游文华
出品|浙商大统计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