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曾经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书籍是知识的海洋,我们可以在大海中遨游。


(请上下滑动查看文本)
以前我很喜欢看字少的绘本,学了拼音后爸爸就要求我自己开始阅读有拼音的故事书。慢慢地书中精彩的故事吸引了我,我爱上了阅读长篇故事。
妈妈是一名医务人员,有很多厚厚的医学专业的书。她除了看医学相关的书,还喜欢看其它的文学书籍。妈妈从小就给我讲故事,陪我一起阅读。
爸爸是一个理科老师,他办公室里面有着一个大书柜,都是理科的书籍。爸爸喜欢带我一起看科技和百科方面的书,有时他就是一个小百科,讲起来滔滔不绝。
我自己还喜欢看《地图》《大中华寻宝记》,可以从书中知道各个城市的特色和美食。以后每去一个城市,我都知道它有什么美丽的风景和好吃的美食。
我喜欢阅读,阅读带给我快乐,让我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




家里客厅和我的房间都有书柜,在一些转角还有小书架放着我喜欢看的书籍。我的书柜里有《格林童话》《地图》《大中华寻宝记》《法布尔昆虫记》《少儿百科》等非常多的藏书。

《大中华寻宝记》是一套讲述中国地理知识的漫画书。这套书将全国各地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地理风貌、文化艺术、物产资源、宗教、交通、建筑、语言、风俗、饮食等,以幽默漫画的形式呈现。以寻宝故事进行连接,通过故事中活泼可爱的主人公来演绎。疫情期间这套书籍带领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神奇的纸上旅行,从而让我了解到祖国美好的地理环境及地域文化。
作者马伯庸将100多年前在疫情和灾难中努力的画面放在读者的面前。《大医·破晓篇》写了三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在各种战乱和大环境背景下,没有选择独善其身,而是凭着医者仁心四处救死扶伤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书中的很多人物、场景都是真实存在的,如中国红十字会发起人沈敦和、红十字会总医生柯师太福医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西医、女子中西医学堂创始人、校长——张竹君,还有吴淞口的电报小楼,这些通通都是历史的还原,真实而熟悉。
这样的场景在我们疫情中的三年,何尝不是每日上演。他们大爱无疆,他们大医无疆,只因为救人是医生的职责所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之魂,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说中国节》用百余幅经典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说明和介绍,生动展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及民俗的不可多得的通俗读本。
本书叙说了传统中国节日的历史渊源、丰富寓意,展示了中国节日的民俗活动,再加上一幅幅形式多样、精美有趣的插图,一个个中国节日便形象地再现于我们的面前。中华民族的每一个节日都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都是一首欢乐的歌。
读不在三更五鼓
功只怕一曝十寒
美编: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