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4637字,约6.7分钟
作者 | 阿布 编辑 | 吾人
(ID:thecapital)
“听说一等座都是美元基金的投资人,我们一直是二等座啊。”北京一家人民币基金的投资总监,“最近投芯片的都去上海,直接导致机票、酒店都不好预定。”
就在3月20日-22日,SEMICON China在上海博览会召开,作为半导体领域的盛会,相关赛道的投资人纷纷前往。
“这次我们家去了不少投资人,主要是看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很多卡脖子的设备厂商,这一次,不少新材料相关企业也前往参展。
一级市场的投资人苦项目久矣,市场的主流投资方向、风格都在趋同,半导体已经成为舞台最中央的“明星”。事实上,早6、7年投资半导体行业的VC们,大多借助项目的成长周期以及科创板完成了退出,但如今如何继续投项目?如何在估值较低的情况下入手,已经是每个半导体投资人的共同问题。
为了更好的挖掘项目,参会,无疑就成为一个最短的通道。“作为行业最大的半导体盛会,一定不能错过。”
01
去行业峰会上扫项目
目前投资集成电路产业,还是会以卡脖子为主要角度去看。今年,很多设备、材料厂商都在峰会上到齐了,也会抓紧机会扫一扫项目,当然更重要的也是和身在一线的企业聊一聊现在状况和发展。
从芯片投资火热以来,市场上一直有负面的声音,认为“中国VC不投芯片”,主要的原因就是“投了好几个都血本无归”,投入和回报是不成比例。
对于芯片投资这样一个“long story”,有着基金期限的VC们难以长期支持。
在中兴事件之前,VC行业对于这个不太性感的赛道并未太过关注,谈及中国VC对芯片的冷淡,业内似乎更多把部分原因归咎于回报太低,曾经一个项目,在价格最高的时候,生产的芯片一颗是294元,后来一直跌到24元,然后跌到12元,现在是1美元多,利润可想而知。
但如今,在全球市场格局之下,芯片已经成为了每一家机构的选择。一个具备共识的方法论,就是投得更早一些。
最近两天的半导体展会上,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人太多了!本来还觉得半导体投资趋冷,走到展会的一瞬间,觉得这个赛道还是火啊!”
投资人传来的展会图片
从半导体设备到材料方面,投资人更加关注产业上游项目。
整个赛道的游戏规则正在变化,投资的逻辑也不同于三四年前,需要股权投资人深入挖掘,特别是半导体设备领域,如果是希望投资之后还能独立IPO,可能投资得更早一点。
“很多大的赛道都已经被投过了而且已经上市或正在准备上市,并且那些已经上市的半导体设备公司也在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横纵向整合。对于关键的零部件项目,不一定有独立上市的可能性。”
除了这些问题,在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之际,大量资金也不断涌入到半导体赛道中,一度出现投资过热甚至是“疯狂”的状态。这也导致投资机构开始更加审慎的看待估值问题。
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个长周期赛道,一定会诞生更多有价值的项目,VC们寄希望通过早期介入,投中下一个潜在独角兽。今年,国内Foundry、存储及设计领域三大顶级玩家悉数到场,并将有“汽车芯片”“智能制造”、“先进封装”、“功率及化合物”、“硅基显示”等问题进行探讨,覆盖半导体产业链、智能制造、车用半导体、功率及化合物半导体、创新投资等领域。
“一边学习一边看下项目,参展的很多企业目前还都处在pre-A、B轮之间,还是有一定机会的。另外,我们也想和企业学习探讨,对于一些大企业,希望能够初步的链接。”
02
上海,跑出一支半导体天团
半导体会议在上海召开已非首次。去年6月,SEMICON China在浦东召开时,浦东新区商务委副主任曹磊曾表示,“SEMICON从1988年开始在浦东与我们长期合作,不仅带来了展会,也带来了很多投资、企业。”
事实上,在半导体领域,上海已经布局多年。如今的上海,已经悄然孕育出一支超强的半导体独角兽天团。
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年GDP增长5% ,集成电路等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1.6万亿元。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上海芯片半导体企业有1000家以上,约占全国芯片半导体企业的40%,芯片产业总规模达到了2500亿元,占全国的25%。
从整个产业链来看,上海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实力最强、规模最大、产业链最齐全的城市。
上海芯片产业基本涵盖了芯片的全产业链,包括了芯片设计原厂、晶圆代工制造厂、封测厂、材料厂商、设备厂商等芯片各个领域,且不乏一些知名企业。
在芯片设计厂商,包括了紫光展锐、摩尔线程、华大半导体、韦尔股份、芯原股份、中颖电子、盈方微、格科微、上海复旦微、思立微、上海贝岭、芯和半导体、陆芯电子、昂宝电子、艾为电子、富瀚微、燧原科技等众多知名企业;
晶圆代工制造厂方面,包括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积塔半导体/先进半导体、上海贝岭、上海新进芯微电子等知名企业;
封测企业方面,包括了日月光封装、上海凯虹科技、安靠封装、紫光宏茂微、晟碟半导体、晶丰明源、芯哲微电子、北芯半导体、上海根派半导体、矽邦半导体等知名企业;
半导体材料方面,上海比较知名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有沪硅产业、上海新傲、上海新昇、上海新阳材料、上海合晶等;
半导体设备厂商方面,上海也是云集着一众知名厂商,比如中微半导体公司、盛美半导体、上海微电子、至纯科技、万业企业等。
在国内主要的芯片公司中,其中约一半公司办公地址在上海,很多设计公司在上海均设有研发中心或办公室。有数据显示,在上海的半导体独家兽中,92.9%的企业估值超百亿。其中最高的是紫光展锐,估值有600亿,位居全国第二、上海第一;估值140-150亿的企业有7家,其中天数智芯、摩尔线程、登临科技和芯启源等企业的估值均达到150亿,积塔半导体和禾赛科技的估值达到140亿;估值在100-120亿的企业有5家,其中兆芯集成、壁仞科技、南芯科技、燧原科技和芯旺微电子,估值分别为120亿元、115亿元、110亿元、108亿元和100亿元。另有一家未过百亿的是瀚博半导体,估值有67亿元。
03
给钱、发红包,上海拼了
在产业集群的带动下,上海的半导体项目在投融资方面也十分活跃。
《2023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指出,上海半导体行业在2022-2023前三季度投融资规模达到586亿元,全国占比25.8%,其中2023年以来集中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域的投融资事件,完成融资超43例,位居全国高位。
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基金投资数量和投资规模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和传统制造的投资数量和规模分列前三。
退出方面,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首次公开募股和并购是基金退出的主要方式。从退出行业看,分布明显不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健康业分别占比37%和34%,远高于其他行业。2022至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获投企业IPO以医疗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退出市场最为活跃,分别占比29%和26%,其中的细分赛道生物医药、半导体行业IPO数量最多。
据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平曾透露,上海将着力解决股权投资领域的瓶颈问题,持续优化“募、投、管、退”全流程、各环节的政策。上海将着力培育和引入长线资金、耐心资本,促进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加大投早、投小、投长的力度,支持CVC(企业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围绕产业链核心环节开展投资,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和产业转化,发挥上海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和国际金融中心的龙头地位作用,更好链接主权基金、家族财富、跨国产业集团等境外资金。
数据显示,2022 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已超过 3000 亿元,在全国市场占比中超过 25%;其中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 2011 亿元。
不仅是资金端,在政策方面,上海也给出了大礼包。
去年4月,上海发布《关于新时期强化投资促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政策措施》(下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明确,聚力招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通过资金、政策等支持举措,强化重点产业招商新优势。
《政策措施》提出,上海要围绕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装备、材料等领域,积极招引硬实力优质企业落地。对引进符合条件的零部件、原材料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和EDA等高端软件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投资的30%、最高1亿元的支持。
去年年底上海海关正式对外发布《集成电路产业监管创新实施办法(2.0版)》(以下简称《实施办法(2.0版)》),全面覆盖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设备制造和物流供应链等全部环节以及各类企业主体。
无论是针对项目出口,还是助推产业集群发展,上海通过资本、政策不断培育集成电路产业,数年前,张汝京曾说过一句豪言壮语,他说未来上海在集成电路生产方面,将有可能超过中国台湾。如今看,这一路径,正在缩短。

往期推荐
Truesino Fund
园区
-主编邮箱-
nida@truesino.group
-商务联系-
nida@truesino.group
专注如“初”,科技创“芯”,中国领先的硬科技创新投资机构!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