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展览写作升级攻略:如何通过叙事框架提升写作水平?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3-15 09:16:42     10

很多人觉得写故事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似乎只能靠灵感和天赋。

但实际上,展览写作与小说或传统文学创作不同,它的挑战在于如何将深邃的思想和广泛的信息,通过有限的空间和物件展示给观众。

好的展览叙事框架或策略能够有效地引导观众,通过展览让他们获得丰富且深刻的学习和感受体验。

学习和了解优秀的叙事框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然,仅仅了解这些框架并不能让我们一夜之间就成为写作高手,但是熟练运用这些框架,可以让我们在构思故事的时候,有更多的视角和选择。

以下搜集和整理的一些叙事框架和策略:

1.线性叙事

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直接的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展开故事。

它适用于历史展览、艺术家回顾展等,观众可以跟随一个清晰的线索,逐步深入了解展览内容。

互动时间线

利用数字技术创造一个互动时间线,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或移动设备上的界面来探索不同时间点的事件或作品。这种方式可以让观众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期或事件。

故事化引导

通过设置一个虚构的叙事者或历史人物作为导览的“向导”,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领观众穿梭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艺术风格之中,增加叙事的沉浸感和吸引力。

2. 主题叙事

以主题为中心的叙事围绕一个或多个核心概念展开,各个展品或展区都是围绕这些主题来组织的。

这种方式适用于探讨特定议题或观念的展览,如科学、文化或社会问题等。

交叉媒介叙事

结合多种媒介(如视频、音频、文字、互动装置)来展示每个主题,以丰富叙事手段和视角。

例如,科学展览中可以通过实验演示、互动游戏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来探讨同一科学原理。

主题深度对话

设置专题讨论区或互动工作坊,邀请观众参与到与展览主题相关的深度对话和活动中来。这种方式鼓励观众主动思考和讨论,增强了展览的参与性和教育意义。

3. 模块化叙事

将展览内容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或单元,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特定主题或故事线,但又与其他模块共同构成一个大的叙事结构。

这种框架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个性化体验,观众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不同的模块。

个性化路径推荐

利用智能技术,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偏好推荐个性化的参观路径。观众可以在进入展览前通过移动应用填写简短的问卷,系统则根据答案生成定制的参观路线。

模块间的互动连接

虽然每个模块围绕一个特定主题或故事线独立存在,但可以通过技术或设计手段在模块之间创造“桥梁”,比如通过AR技术揭示不同模块之间的隐藏联系或共同主题。

4. 交互式叙事

交互式框架通过参与和体验来讲述故事,强调观众的互动和参与。

这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如触摸屏、互动展项、增强现实等)让观众成为叙事的一部分。这种框架能够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记忆深度,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教育科普和儿童展览。

增强现实(AR)体验:

利用AR技术,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或者展馆提供的设备,在现实展览空间中看到虚拟元素的叠加,比如历史人物的“现身”或是展品的三维解构,从而提供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互动故事创作:

提供平台或工具,让观众参与到故事的创作过程中,例如通过选择不同的情节发展方向来影响故事的结局,或者自己创作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增加展览的互动性和创造性。

5. 多线叙事

多线叙事框架将多个故事线索并行展开,可能会在某些点交叉或融合,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叙事路径。

这种框架适用于复杂主题或多角度探讨的展览,能够展示不同视角和解读,鼓励观众探索和发现。

个性化路径设计:

开发智能系统,根据观众在展览开始时的选择(如兴趣、年龄段等),推荐不同的叙事路径。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还能够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可能未曾注意到的内容。

交叉叙事体验:

在展览中设计特定的“交叉点”,在这些点上,不同的故事线索会相遇或融合,提供给观众全新的视角和深度,鼓励他们探索故事之间的联系。

6.故事圈框架

故事圈是一种将展览内容组织成环形结构的方法,让观众从任一点开始都能进入叙事流程,并最终回到起点。

这种结构鼓励观众多次循环,每次都可能发现新的信息或视角。

多层次信息设计:

在故事圈的每一次循环中,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信息展示,鼓励观众多次参观以发现新的内容。例如,第一次循环提供故事的基础信息,第二次循环揭示更深层次的背景知识或未被注意的细节。

动态内容更新:

定期更新展览内容的某些部分,让故事圈里的信息保持新鲜感。这样,即使是重复参观的观众,也能在每次访问时发现新的信息或故事元素。

7. 情境叙事

创建一个或多个情境场景,通过视觉和空间设计让观众沉浸在特定的环境或故事中。

这种策略通过模拟环境来增强故事的现实感和紧迫感,适用于历史和文化展览。

多感官体验

除了视觉和空间设计,加入声音、触觉甚至嗅觉元素,以全方位模拟特定环境。例如,在一个关于森林的展览中,可以播放鸟鸣声和树叶沙沙声,同时散发出树木的气味。

动态变化

情境场景可以根据时间段变化(如日夜更替)或观众互动(如通过触摸或移动改变环境效果)进行动态展示,增加场景的活力和互动性。

8.叙事游戏化

将游戏元素和机制融入展览设计,例如任务挑战、探索任务或故事角色扮演。这种策略通过游戏化的互动和参与增加了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分级挑战:

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任务挑战,让不同年龄和能力的观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点。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还能鼓励重复参与,深化学习效果。

角色发展:

参与者可以选择或创建一个角色,并随着游戏进展,角色能够获得成长或技能提升。这种设定增加了参与者的投入感和成就感。

9.个人故事和见证

通过个人的故事和见证来讲述更广泛的主题或历史事件,这种方法通过个人化的视角来增强情感共鸣和深度理解。

多视角叙事:

收集和展示来自不同背景、立场的个人故事和见证,以展现事件或主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不仅丰富了叙事内容,还有助于培养观众的批判性思维。

互动见证:

通过虚拟现实(VR)技术或增强现实(AR)技术,让观众能够"直接"与历史人物对话或参与重要事件,提供一种更为直接和深刻的个人见证体验。

每种叙事框架或策略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叙事方法取决于展览的目标、内容以及预期的观众体验。

当我们开始一个新的故事或项目时,有了这些框架作为参考,我们可以更有目的地构思和规划我们的内容。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严格遵守某一个框架,而是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灵活运用,甚至结合多个框架,创造出独特的叙事方式。

今天分享的这些关于展览叙事写作的框架,可能不是最全面或最精确的指导,但我相信,它们足以帮助我们拓宽对展览写作的理解和思考。

总之,展览写作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掌握了这些框架,我们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小宇宙】90后独立策划师

擅长:企业展厅全案策划/多媒体展项创意策划

合作/交流:2275193183(微信添加请注明来意)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