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关于春季展会(二)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3-14 17:54:41     31

关于春季展会,这次想聊的是中国的参展商们。
今年感觉参展商们的变化也是有点明显:
一.今年头一次觉得新增的公司少于减少的公司。
每年的参展商来来往往,每年都有新冒出来的公司、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茬一茬。
今年也是一样,新的品牌和公司继续出现。但是,数量比往年少很多。
另一个关键点是:今年减少的公司数量要比新出的公司数量多。
大胆猜测一下,疫情这几年以及放开后,倒下了不少公司。
以前每年还有部分外地的参展商,浙江、江苏、郑州什么的都有,今年基本就不见外地展商了。
除了close, 要么就是公司营销收缩,要么就是资金收缩, 不管什么原因,形势都不大好。

二.今年绝大部分的展位都非常简朴。
不约而同地,今年大部分公司展位都没有往年那些花里胡哨的布置了,也不搞各种引人注目的宣传活动了,也不请靓女们来吸引眼球了。
去年好像大家还没有这种意识。今年,大部分都是简单布置了下背景墙,摆放个桌椅就完事,很潦草的感觉。
以前那些大LED屏、各种秀、各种表演和费尽心思的设计比较少见了,大部分回归了产品就是产品本身。
去年展会时,对面的一家公司,还布置得像模像样,今年搬到了侧面,连前台都像是箱子拼凑起来的。

三.一些小公司的未来目测堪忧。
还是去年在我们对面那家公司,今年搬到了侧面,由于两年都离得近,所以对他们家的变化感触尤其明显。
因为,仅仅一年,这家连产品都改头换面了,去年和今年的产品基本不同了。
去年还有七八个员工和外贸员,场地也还比较正式,员工也干劲十足,今年基本就两三个人了。
虽然没有详细打听这个公司的变化,但是大体可以看到它的未来了:产品没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公司管理和发展方向不明确,人员不稳定,技术可能也不牢靠,未来难测。
这也是很多小公司的现状,可能都是想着入行快赚一笔,但是往往打脸来得更快。

四.新产品、新创意乏力。国内产品的方向越来越浮夸。
每年展会,一般都是新产品、新创意发布的重要时机。
或多或少每家都要整点新产品出来,这次基本没有,从头部到小公司,大部分都是小打小闹,在原有的产品上稍微改进了一点皮毛。
整个市场看起来像乏力的老大爷,感觉都像是撑着一口气。
有点类似手机市场,当头部影响越来越弱的时候,国人的创意越来越热闹。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尝试突破,但是产品路线越来越浮夸,质量越来越堪忧,有点像要一炮而红的网红心态。

五.一个明显变化:产品市场更细分了。
竞争的力量就是市场永远存在,只是看你有没有找好那个角度。
越来越多人参与进来,就必然造成,你一定要成为一个领域的强者才行。
什么都想做,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试着做的公司,钱烧到最后成一堆灰了。
所以这次看到,在每个更细分的市场上,一直坚守只在一个领域发展的那些公司们依然坚挺。

六.一点感触:做企业,不要贪多。
各个行业细分市场现在越来越成熟了。
关于细分领域,大概始于十多年前,行业慢慢开始细分出各个市场板块。
我的boss当时也看到了其他领域的发展,甚至当时也尝试看能不能分一杯羹,也做了一些产品和努力,但是最终没有坚持下去。
虽有一些前期投资,始终没有大力着重,后期收手基本也不伤大体。
如果坚持下去,可能事业版图更广,但是前期的投资也会更多。如果赶上年景不好或者收益不好,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坚持,专注于只做一个市场,可能发展有限,但是可以保存实力,发展竞争力,也不是坏事。
所以,对企业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定位清晰和管理者头脑清醒,不要看到什么都想抓,不要看到别人做的好自己也不管不顾扎进来。

七.关于copy
中国企业无法避免的一个话题就是copy,甚至当我们告诉客户我们没有copy产品时,客户都笑而不语。
国外的展会,头部公司每年都谴责中国企业copy,但是以往都是产品copy,这几年看到了很多新公司连名字品牌都快模仿得一样,当然不是模仿头部公司,而是模仿那个离自己不太远的。
目前,我还不明白这种模仿有什么意义。
因为买个大件非消费品,不可能不从源头公司买,所以一字之差是为了引得别人多看一眼?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