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22日,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暨第九届沈阳非遗博览会在沈阳红梅文创园开幕。精湛的技艺和精彩的展示,为辽沈百姓奉献一场规模空前的文化盛宴。
这次活动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共同主办,是近5年来我省组织开展的最大规模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囊括了非遗十大门类的近百个非遗项目、300余名传承人。
开幕式上,《忆端午》《花蝴蝶之恋》《万马奔腾》《变脸》等演出节目,涵盖了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岫岩民间鼓乐、辽西木偶戏等多个优秀非遗展演类项目。


该非博会设置传统技艺展示和主体展演两大部分。展示现场划分为“展示区”“体验区”“快闪区”三大区域。其中展示区分设推介厅、匠心坊、民俗巷、篆绘堂、百艺园、文创阁、美食街7个专题展区;体验区有传承人进行现场技艺指导,观众可以参与制作,并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快闪区选调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等类别的非遗项目分时段轮流展演,与观众互动交流。主体展演设置了开幕演出、沈阳都市圈专场演出、北市摔跤和沈阳东陵满族民间故事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专场。
展区将沉浸式体验融入技艺展示之中,通过民俗“土炕”、绣坊、婚房、场院、蒙古包、民族特色幕墙、药铺医馆等场景设计,将传统美术、技艺、音乐、舞蹈、曲艺、传统游艺、杂技、民俗等类别中极具地域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汇聚一堂,营造一物一境、一步一景等观展氛围。
观众不仅可以借助绣架或绣花绷子体验指尖穿针引线的女红技艺,体验压芦苇、编草席、敲单鼓、扭秧歌的乐趣,向中医传承人问诊把脉,了解相关药理诊法;还可以坐上满族花轿拍照留念,驻足于蒙古包前倾听马头琴演绎的草原欢歌,与朝鲜族儿女携手载歌载舞,沉浸式体验独具辽宁地域民族特色的民俗风情。









李英杰民间剪纸技艺既有北方剪纸浑厚、粗犷、质朴、大气又具有强烈的锡伯族民族艺术独特性,如锡伯族剪纸长卷喜利妈妈的传说,锡伯族卫国戍边英雄,锡伯民俗、童趣,萨满祭祀等几百幅民族特色作品,在浑厚粗犷中融入精巧玲珑,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显著特色的锡伯族风格民间剪纸。


第九届大展首次将非遗文化与文创园区结合。非遗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融合,与时代潮流相融合,通过守正创新,才能让传统技艺重焕光彩,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使非遗文化真正得到传承;也使来到园区参加大展的游客和市民能够进一步感受我们铁西深厚的工业文化和现代时尚文化碰撞出的独特魅力。”铁西区文化旅游体育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赵艳洁说,“本次活动也是铁西区第四届‘消夏季’和‘缤纷四季酷爽一夏’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西区还有更多精彩活动值得期待,好客铁西携手非遗文化欢迎您来。”
时间:6月中旬
地点:由当地广播电视局、沈阳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局、沈阳广播电视台主办商议具体地点。



编辑:于金骅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