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拾起石阶的钟声
装满老僧的衲衣
才一回首
月光便注满了寺中的古井
(赏析)
什么叫“禅”?我不是佛教徒,但从我读过的不少“禅诗”来看,我大概能化约成这样的定义:以景构成的画面,让人能产生一种心情(或境界,但境界不好懂),进而与生命(或人生)相映照,而有所体悟,不管体悟是什么,最终都能回给人一种“平静”。
图源:Pixabay
这首四行诗〈山中岁月〉,就有某种“禅”在里面。
黄昏把钟声拾起,其实就是寺钟的(逐渐)停止,一回首,月光出现了,就代表黄昏之后,夜的君临……
只要山在,寺庙在,老僧在,古井在(‘古’字其实也象征着这样的场面也是一代传过一代了),时间就在月光的映照下,平静地流淌。
有人能从诗中悟出生命的不变,有人悟出生命的本质,就是安静的传承;当然,也有人什么都悟不出,但能感受到画面带来的祥和气氛。这就是〈山中岁月〉的真义,好似说了什么,又好似什么也没说。
或许这就是禅味。
这首诗的作者胡淑娟曾是台湾最好的女校北一女的老师,是一名癌末患者,近10年来,一直与癌症对抗,从未示弱,近年更以写诗方式来消解癌痛,并常参与诗坛活动。
这首〈山中岁月〉是她参加一个诗奖的得奖作品;我是那个诗奖的评审,当时看到这首诗时,相当喜欢,还跟主办者开玩笑说,这首诗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名,如果没得奖,我会去丢炸弹。
成绩揭晓后,〈山中岁月〉果然获奖,后来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并进一步了解胡淑娟的病况。
她写下这首诗,不但给读者一种美学的感受,相信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她被病魔侵略的心灵,得到了洗涤与舒解。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