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文大师篇

点击回看展览详情
2012年10月,冯其庸教授荣获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吴玉章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写道:“冯其庸先生以文人意趣名世,通书画以涵养学术,兼文史而心性双修。其书法逸笔草草、气韵幽远;其画卷师法古人、洗尽铅华;其学术结集《瓜饭楼丛稿》三十五卷册,以红学、西域学独领风骚,亦因所涉浩瀚而令人钦叹;其平生书破万卷,路行万里,追随玄奘,十上天山。近年来冯其庸先生倡导国学,弘扬传统,身体力行,垂范后人。”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考古学家……,他的学术涉猎范围之广,达常人之所不及,成为一代人文大师。同样是人文大师的季羡林、启功、叶嘉莹等,他们与冯其庸学术兴趣趋同、心心相惜、同频共振,他们之间的学术与个人交往也成为一段佳话。
第二展柜展品由 季羡林 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版的5册签名本组成。
01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交往小故事
冯其庸曾和季羡林先生商量,说要给中央写封信,建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西域研究所,把西域学通过正规的建制,纳入到国学的范畴里,这是“大国学”概念的具体实施,季老也非常赞成。冯其庸起草成稿后,请季老一起署名给中央上书。后来,中央通过了他们的提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了西域研究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伟大诗人屈原的励志名言,也是季羡林先生题写给冯先生的赠言,更是冯老终生笃行的铭言。2008年6月27日,屈全绳在301医院病房向季先生介绍冯先生十进新疆、三上帕米尔高原的壮举时,季先生感叹:“冯其庸这个人精神好,几十年都在爬坡!”,季老对冯其庸学术生涯“求索”和“爬坡”的概括,可谓提纲携领,生动而耐人寻味。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签名本
第三展柜展品由 启功、叶嘉莹 2人签名本组成,每人3册,共6册。
02
《启功丛稿》

签名者简介:

《启功丛稿》签名本
03
《迦陵诗词稿》

签名者简介:

《迦陵诗词稿》签名本
图书馆特藏部将分期推出 “冯其庸藏书签名本特藏展” 等相关内容,敬请期待......
供稿:特藏部
编辑:江河
审阅:牟锋、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