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华文化博览】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国际传播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1-13 21:42:44     16

向世界传播精彩中国

 Spread Wonderful China to The world 

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国际传播

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历史上各西方大国的现代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本质要求,也具有自己的明确目标和实现路径,一个突出特点是走和平发展道路,其本质要求之一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是中国基于自己的思想理念和多年实践,不断探索、创新的结果,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体系,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陈旧认知。做好和平发展的话语构建与国际传播不仅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也可以在全球层面更好地彰显其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

一、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点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不断摆脱落后状态的持续进步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的综合发展和变化过程,体现在多个层次和维度。由于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发展目标不同,各国追求和实现现代化的标准、模式、路径和手段也理应不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在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对现代化的追求更是如此。中国式现代化一方面积极学习、总结、借鉴人类以往现代化的合理、先进经验,同时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本质要求。

1.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过程是和平的,和平也是追求的目标

尽管西方现代化在推动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历史上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推进过程并不是和平的,也不是互惠的。一些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实力不断扩张,并依靠一些强制性实践来维持,如蓄意削弱他国的工业化、强行占有别国的土地和资源等。这些强制性实践使一些国家获得了高额利润,实现了财富积累,但也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经受了被掠夺、被殖民的痛苦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国家快速上升为世界的中心国家,而一些国家则被边缘化,进而在世界上产生了“中心与边缘”“文明与非文明”“西方与非西方”等的二元划分,也形成了对立结构明显的主导叙事。正如有学者所强调的,全球现代性是建立在印度的纺织品、中国的陶器、非洲的奴隶以及殖民劳动力的基础之上。中国对现代化的尝试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屡遭外来侵略,受到西方现代化强烈冲击的过程中开始,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尝试、探索甚至失败,最终选择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是在建国初期的贫弱之时,还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崛起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和手段追求自己的发展,以实现和平为目标,追求的目标、路径、过程、手段都是和平的。

2.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实现自身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对现代化的追求是在经受与西方国家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中开启和推进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方面基础薄弱,一穷二白。在实践中,中国追求现代化最首要的目标是发展自己,改变落后状态,解决不同时期中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的八大指出,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开始了“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进一步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以上可以看出,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实际。从毛泽东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所强调的,“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邓小平强调的中国所走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定为中国在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再到党的二十大所强调的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都体现了中国以发展为核心对现代化的追求。

来源:“学习强国”

责任编辑:李梓萱

导审核:胥佳利 

出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领航梦想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