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博览 |惊叹! 古代玉雕工艺的秘密

作者:本站编辑      2024-01-12 22:04:40     1

点击   

点击蓝字 轻松关注 《聚芳斋名石工艺》

博览 | 雅集 | 聚芳 | 艺海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中国玉器历经各朝变迁,在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之下,发展成为蕴含深厚文化底蕴,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

玉雕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最富魅力的一种,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玉器加工全流程。

一、捣沙和研浆

   

捣沙研浆中,一玉工用杵将石臼中的石沙捣碎,而另一玉工则正在将捣碎的石沙用筛子将颗粒大小分类,随后用水漂去沙中的泥,之后干净的沙子被称为“解玉沙”,以备随后琢磨玉器之用。

经过捣沙和研浆的程序,就可以得到颗粒均匀的石沙。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的,所以就做“解玉沙”、“磨玉沙”。

解玉砂    

史料中有关解玉砂的明确的记载始于宋代,《元丰九域志》有河北邢州土贡解玉砂一百斤的记录,解玉砂一直是古代治玉者必不可少的治玉辅料。

二、开玉

没雕琢的玉料外表常常包裹了一些粗松的石头。开玉,就是把其外表别的石头削掉。

由于钢丝硬度往往低于玉石,因此,在剖开过程中,必须不断添加解玉沙。如图,合着水的黑石沙从钢锯上吊着的茶壶中滴到玉璞上,玉工来回拉动锯子来开玉。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枝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里装的是黑石沙和水,混着黑石沙的水滴,一滴一滴的滴下来,滴到玉璞上,增加了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才能把玉皮子切掉。

民国治玉开料旧影 

玉璞

三、扎砣

       

扎砣,即是利用砣具解玉成方块或方条,经过设计、画样后,大片裁去多余玉料使玉器初具雏形。

玉工坐在旋车前,旋车上架着的工具,结构颇复杂。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只脚轮流踏着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玉工用左手托拿着玉料,抵住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红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浇在玉料上。

坚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转而锋利的扎边刃,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各类砣具示意图

       

不同的工序所用的砣不同,比如大砣用于切割,宽砣、斜砣、细砣用于雕琢纹饰,平砣用于打磨。

民国治玉旧影   可清晰见到重要辅料解玉砂

四、冲砣

       

利用冲砣这种工具,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份,“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又叫做冲砣),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冲去玉块上的方角。

经过这个步骤,要雕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五、磨砣

      

利用“磨砣”这种工具来磨细玉器的表面。

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砣”有些相似,但扎锅是薄而锐利的,而磨砣厚约二、三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六、掏堂

       

掏堂,便是挖空容器的内部。

首先,用钢卷筒旋进玉器的中央,经过这道工序,玉器的中央会出现一根圆柱,此时就得由最富经验的老师傅振锤取出玉梃,因为如果力道不对,不是玉梃取不出来;便使整件玉器碎裂。接着,再以弯形的扁状的锥头慢慢琢磨,搯空玉器的内膛。

妇好墓出土大型掏膛玉簋

七、上花

       

上花,也就是以小形的轧碢,又称丁子,在玉器的表面磨琢花纹。

不同的轧碢形式会留下不同的线条。现代玉器上花,是以类似牙医所使用的钻针。马达带动并配合活动的软管,因此移动相当灵活、随意。

八、打钻

       

这是对于一些要雕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

打钻的工具主要是弯弓和轧杆,轧杆底端镶有金钢钻。玉工坐在桌子的一端,用左手握着玉器,抵在轧杆下端金钢钻的下面,右手来回拉动弯弓,弯弓会带动轧杆一来一回的旋转,杆尖所嵌的金刚钻就可以把玉钻出一个圆洞了。

战国至西汉的玉工,便十分擅于利用钻圆洞的技法,营造线条回旋转折处流利饱满的效果。

各类钻头

管钻治玉示意图

九、透花

       

透花,也就是镂空花纹,以「搜弓」为主要的工具。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玉工的右手握着搜弓,一来一回拉动着,钢丝上加浸了水的石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画的线条来切割了。

因为一般书写作画的墨汁,是会被墨水冲洗掉的,所以玉工是用石榴皮的汁来勾画出要透雕的图案,和了水的解玉沙,配合钢丝在玉片上来回割锯时,图案仍是清清楚楚的不会被水洗掉的。

民国治玉 玉器拉丝工艺影像

十、打眼

       

这是专门对付像鼻烟壶、扳指、烟袋嘴之类的小而又有固定形状的玉器,要钻孔时所用的特殊技巧。

因为这类玉器太小了,不方便用手拿着打钻,所以就在大竹筒中装了水,上面安装木板,木板中央挖了洞,洞的形状就和要钻孔眼的小玉器形状相同。不同形状的小玉器,要配上挖了不同形状孔洞的木板。

民国治玉时钻孔影像

十一、木碢图

       

木碢是磨光的碢,一般是用葫芦瓤做的,把已雕琢好了的玉器外表仔细的磨光。

这时使用的工具结构是登板连系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转盘,而这步骤用的圆盘,是厚厚的「木碢」,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又称「浸水黄宝料」,大约是石英沙来细细磨光。

十二、皮碢图  

皮碢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具体呈现玉色。

       

由这十二幅图可以看出,古时的碾玉设备主要就是水凳,以足凳踏板为动力,带动各种“砣”快速旋转,“砣”上需不停地浇水和解玉沙。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凳和大弓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由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沙,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因此,加工能力实在是大大提高了。

 

温馨提示:图文来源网络,本文仅限于交流与普及知识,不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第一时间删除撤销。

-----------

推荐阅读


一样的高山,不一样的水洞


鬼斧神工的“链雕”


聚芳精品


长按二维码  关注聚芳斋名石工艺( jfz51888888


聚芳斋主人 

手艺狐

工艺美术师

期待与您结缘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