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课程|第三届教师课博会“书法之美”系列课程回顾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25 04:16:28     31

第三届教师课博会

“书法之美”系列课程回顾

为鼓励龙岗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中国沪江网互加计划、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项目学员单位、深圳民进名师团、中国城区教师发展先锋共同体,共同举办第三届龙岗区教师发展课程博览会,本活动于2023年12月 23 日全天通过CCta1k平台面向全国全学段、 全学科、全序列、全覆盖直播。

许卫国名师工作室通过这一平台开展了“书法之美”系列课程直播,分别有“篆、隶、楷、行草、砚、墨、纸、笔等8个子课程,先后由潘媛、齐国鸿、谢安、邱慧、许卫国、熊友军、洪晓丽、胡嘉彬八位老师主讲,共吸引600多人次的在线观课者,可谓一次书法寻美之旅。本次系列课由赖倩倩和崔馨月两位老师主持。




23日上午场

《书法之美——篆》

主讲:潘媛老师

书法硕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

潘老师从篆书概说、大篆之美和小篆之美三个方面展开,为我们讲述中国书法中“六书”造字规律和篆书发展过程及形式美感,深入浅出的引导大家认识与了解“晦涩难懂”的篆书,为我们一步一步打开了书法之门。

《书法之美——隶》
主讲:齐国鸿老师
书法硕士广东省首届美育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齐老师为我们讲述了隶书的起源与发展、隶书笔法、结构以及章法美感。他在课程中讲道,随着书法发展,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这一过程被称作“隶变”。它庄重中可见典雅,平稳中蕴含灵动,隶书之美,妙不可言。

《书法之美——楷》

主讲:谢安老师

(龙岗区书协理事,云南大学书法硕士在读)

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楷书的发展源流和风格演变历程,并从用笔、结字、布白等方面分析不同风格的审美特征。他说: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在隶书的基础上因书写简便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的民间书体逐渐取代隶书而成为官方正书。楷书虽字体端正,但因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楷书也有着些许的差异,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而楷书也凭借着其极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是得到了无数人的喜爱。

23日下午场

《书法之美——行草》
主讲:邱慧老师
(书法硕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在邱老师的课程中我们一一品味了文辞与书法的结合,线条与情感的碰撞,“意”与“境”的融合,知道了何为今草、行草之源和行草之别。她说:书法艺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用毛笔书写,形成了线的艺术,表达了中国人传统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在邱慧老师侃侃而谈的讲述中,加深了我们对行书和草书的了解。

欣赏完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之美后,接下来进入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美中。笔墨纸砚是创作书法之美所必不可少的工具材料,同时,它们自身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书法之美——砚》
主讲:许卫国老师
(书法硕士,龙岗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许老师首先阐明“书法之美”系列课程选题的原由,书法的美离不开文房用品,特别是笔墨纸砚,他们与书法之美有着紧密的联系。紧接着从砚的名称释义、砚之作用、砚的构造与类型、砚的发展流变、砚之美和砚边书事等六个方面展开,以丰富的图例向我们展示和介绍“砚台”的发展、样式和美,同时讲述围绕着砚台所发生的文人趣事,为我们梳理和普及了砚台文化。

书法之美——墨》

主讲:熊友军老师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岗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熊老师以实践为导向,结合自身经验,围绕墨的重要性、墨的分类、如何制墨、磨墨、保存墨等一列内容展开。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让观课者轻松理解,从而能够真正理解墨分五色的魅力,领会以墨书写的畅快。

23日晚间场

《书法之美——纸》
主讲:洪晓丽老师
(美术学硕士,深圳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洪老师从纸之来源、纸之传承与演变、优质宣纸之特性、以及纸之思考四个方面为我们娓娓道来,她引经据典,以丰富的文献材料展现纸的发展与类型。尤其课程最后所提到的“敬惜字纸”更是引发听众深思。



《书法之美——笔》
主讲:胡嘉彬老师
(书法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

胡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毛笔的发展历史、如何执笔、笔之四德等有关毛笔的知识,内容详实有趣。他紧扣书法之美的大课题,通过笔的发展和类型向我们阐述书法风格的变化与笔之间的关系,真是大开眼界。





“书法之美”系列课程,带领着我们从字体之美到文房之美去体会书法之意趣,感受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书法之美,或美在点画线条,或墨色纸张,亦或与书法关联之人或物。总之,书法于今天而言,唯有有效传承方能继续美下去。





END

文字|赖倩倩 崔馨月

图片|许卫国名师工作室

编辑|洪晓丽

审核|许卫国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