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美好品德故事博览会——三上八单元任务群构架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20 16:39:23     17

                  美好品德故事博览会
          ——三上八单元任务群构架

一、单元主题和内容

本单元围绕“美好的品质”这一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故事表现了司马光的聪明机智与沉着冷静。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着故事的结局,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

《灰雀》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体现了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手术台就是阵地》课文主要通过外貌、动作、语言以及环境描写体现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坚守信念的革命精神、对工作及其负责的敬业精神。

《一个粗瓷大碗》围绕一个普通的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烈士的感人故事。

四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展现了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

二、单元要素落实

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这是继本册《不懂就要问》《那一定会很好》《一块奶酪》“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基础上的提升。在本单元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中各有侧重的落实。

《司马光》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要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感受文言文的言简意丰,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灰雀》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感受列宁和小男孩对灰雀的喜爱,和同学交流。默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从而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及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手术台就是阵地》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战斗激烈的内容,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的意思。通过对关键词语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的理解,感受白求恩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坚守信念的革命精神、对工作及其负责的敬业精神。         

《一个粗瓷大碗》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有关赵一曼的事迹。默读课文,,带着问题思考,了解围绕“粗瓷大碗”发生的感人故事,感受赵一曼不畏艰苦、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在课文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或查字典等方式来解决。四篇课文都是故事,在学习时读故事,梳理故事,讲故事。学习写一件事情的方法,在写作中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素是“学写一件简单的事”。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安排写一件事,要求把玩的过程相对完整地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本次习作引导学生把视角转向生活实际,侧重写事件的过程和心情。教材提供了四幅场景图,与学生的生活贴近,利于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回忆,为习作提供素材。再指导学生用“放电影”、看照片、和别人聊一聊等方法回忆当时的情形,以便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顺序。最后通过大声朗读、和同学交流习作跟他人分享快乐,尝试修改习作。


三、单元学习目标
1.基础积累目标
运用多种方法认识35个生字,读准三个多音字“斗、大、还”,会写31个生字,29个词语。能根据字词特点归类梳理,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背诵《司马光》,积累“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


2.发展性目标
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司马光》的故事。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3.拓展性目标
阅读《孔融让梨》《小摄影师》《白求恩的故事》《抗日英雄赵一曼》等名人的美德故事。


四、单元任务群构架
本单元以“美好的品质”为主题,围绕“美好品德故事博览会”这一总任务,设计了“穿越古代,探寻古人的美好品质”、“走进伟人,学习列宁的美好故事”、“云上旅行,感受博物馆里的美德故事”和“美好故事博览会”四个有逻辑关联的子任务。开展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第一次尝试设计单元任务群构架,感谢华昌萍师姐的指导!感谢吉春亚老师的指导与鼓励!

来源 | 吉春亚本真书院公众号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