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公司举办展览最怕的是什么?
没错,就是没有观众!
辛辛苦苦筹办了很长时间的展会,展商也已经邀约好了,结果发现当天观众寥寥无几,血本无归不说,对于后续举办展览的动力和底气影响很大,你会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必要继续举办展览。
可以说,展览观众是很多会展公司的痛点也是非常棘手的问题,这个问题要是一直得不到解决,焦虑就一直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打破流量困局,使展览回到良性的发展轨道上。
答案就在于私域,未来想要把展览做好,做私域是趋势也是必然。
我们先来看一下私域的定义是什么?
私域这个概念其实是相对于公域来说,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公域就是所有商家共通的流量,而私域就是你独家自有的流量,而且这些流量你可以通过低成本甚至是0成本的方式获取和多次反复触达。
我们都知道公域流量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转化率却越来越低,ROI很难为正,这就导致很多企业不敢随便投广告获取公域流量,既然不敢投流,但是流量困局一直还在,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把战场转移到私域了。
我这边用一个理论简单粗暴的介绍私域和公域的关系。
我们可以把公域比喻成大海,那么私域就是鱼塘,那展览观众就是鱼苗。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捞鱼,要把大海(公域)里的育苗(观众)捕捞到鱼塘里(私域),这个过程我们也叫私域的导流。
当我们把鱼苗捕捞到鱼塘之后,紧接着,我们要进行第二个动作,那就是养鱼(喂鱼),这个过程用私域的专业术语来说,叫用户的培育,我们要把鱼苗喂养成大鱼,也就是把陌生的观众,不断培育成熟悉的观众,甚至是培育成我们展览的铁杆粉丝,超级用户。
在从鱼苗不断喂养成大鱼这个过程中,我们这里还要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鱼苗的死亡率,在私域里就是用户的折损率,也就是展览观众的流失率。我们无法保证每一个观众都对我们满意,所以在观众培育这个过程中,内容和服务的交付就很重要,这就跟我们进餐厅吃饭一样,首先你会先看这家餐厅环境怎么样,然后还会看服务员的服务以及菜品如何。
当鱼苗培育成大鱼之后,那么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出售大鱼了,而这个过程正好也是解决展览没有观众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展览观众的邀约。
以往我们可能会选择线下打广告,群发短信、邮件,甚至是电话邀约,但是我们会发现诸如此类的方法邀约成本高不说,效果也越来越不理想,既然效果不好,我们就不能不选择别的方式,而私域就是目前最佳的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沉淀在私域的用户,通过群发、朋友圈、社群等方式邀约观众到展览中,而且我们还可以很好统计邀约人数,做到心中有数。
私域用户转化之后,其实还没有完,我们还可以接着进行最后一个动作,就是超级用户的培育,超级用户的作用不仅仅是转化,还可以起到多次复购(也就是多次参加展览),甚至是转介绍的作用,就是他不单自己去,他还会分享给到身边的亲戚朋友,让他们一起去。
像这类型的观众就是属于会展公司的铁杆粉丝,超级用户,对于这部分的观众,我们一定要好好对待,精心维护,当会展公司拥有的超级用户越多,展览信息传播的效果越好,展览观众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在私域1.0时代,那个时候是微商遍地的年代,我们只需要具备流量思维就可以,到了私域2.0时代,如果我们仅仅具备流量思维还不行,我们还要具备用户思维,流量思维讲究的是如何获取,而用户思维讲究的是存量,留存,就是怎么服务好用户。
而进入到私域3.0时代,仅仅只有用户思维还不够,我们还要学会超级用户思维,也就是铁杆粉丝经济。一次邀约到展览,我们还要想着如何多次邀约,甚至是让用户自发帮我们传播展览,只要做到这个程度,展览何愁没有观众呢?
有人又会说了,你说的我都知道,谁不想培养更多的超级观众啊,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执行起来就很困难。
术业有专攻,如果你不专业,执行起来当然会很难,再说了,做什么事情是可以轻轻松松成功的,那个有好想法好点子一做就可以成功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年代拼的不是想法,拼的是专业,拼的是执行力。
祝愿会展公司举办展览可以越来越好,突破流量困局,突破观众困局。
守得云开见月明,静待花开终有时!
往期回顾
01 |运用私域把展馆生意重做一遍 |
02 |会展公司想要做好私域,一定要解决两个基本盘! |
03 |会展公司的私域"雷区"。 |
互动|交流|投稿|评论
想了解更多行业内容
关注下方公众号
最新展会资讯一键触达
掌握前沿信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