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进博会x复旦研支团丨跨越山海,跟着两代小叶子看进博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11 17:58:33     15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上海顺利举办,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成员作为“小叶子”志愿者在不同岗位奉献自我,发光发热。而在忙碌的志愿工作之外,第二十五、二十六届研支团的成员们还携手策划了“跟着研支团看进博”系列活动,以录播课的形式带领西部学生们“云游”进博会,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从世界到中国,上海到西部,两代研支团成员以进博会为媒介,带着更广阔的视野、更丰富的资源进入课堂,为支教带来更多可能。

预热·活动伊始

在进博会开始前,研支团成员们首先以视频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们介绍进博会相关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们从进出口贸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角度理解进博会举办的意义,带领孩子们认识进博会会徽、吉祥物“进宝”,了解中国国情,体悟国际视野下的中国经济。

(进博会介绍PPT)

在介绍过后,学生们也对进博会提出自己的疑问:

“科技展品有什么作用?”

“进博会的食物健不健康?”

“志愿者在进博会中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本次进博会和前五届有什么区别?”

“进博会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怎样的精神?”

小到展馆构成,大到民族国家形象,学生们对进博会充满疑问,研支团“小叶子”们也努力回应着这份期待。

(学生们录制问题)

进行·视频录制

带着学生们的期待,五位研支团“小叶子”深入进博会,分别参访食品、非遗、服务贸易、技术装备、国家五个展馆,通过细致的介绍、观察和互动,为学生们带来趣味与知识兼具的沉浸式“云游”手册。

第一站:食品馆

跟随着镜头,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成员李广威向学生们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荷兰富含花青素的“紫番茄”让人眼前一亮、创意口味的咖啡充满新意、活灵活现的可爱面包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中欧班列综合展区前排满了等待的人……不同面孔的人们在这里交汇,世界的交流在这里发生。

(食品馆视频)

第二站:非遗展

这一站,学生们跟随研支团成员的步伐来到了非遗馆,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在非遗展馆中,河南非遗企业弘宝汝瓷的展台展示着仿古和创新兼具的汝瓷作品;广东馆展示着中式挂裙的细节,一针一线间都是中式审美情趣;起源于南宋时期的海宁皮影戏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镜头前,展台的工作人员将这段历史娓娓道来,带领镜头后的学生们走入那段皮影戏的南北变迁史。

(非遗展视频)

第三站:技术装备展

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成员王楚、徐佳卿则带领学生们走进高新技术成列的技术装备展。和典雅的非遗区不同,技术装备展的产品展示着科技的活力。在这里,学生们跟随成员体验各类有趣的高科技设备,看创新科技如何颠覆人们想象,带来无限可能。

(技术装备展视频)

第四站:服务贸易展

在物流展区,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成员张馨文和多家企业负责人交流沟通,看智能化技术如何帮助人类减轻运输压力,提高运输效率;看绿色设计如何节能减排,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参观人员也可以亲身体验节能减排的派送方式,在实践中体悟国家发展理念。

(服务贸易展视频)

第五站:国家展

自展现中国式现代化风貌的中国展起,“小叶子体验馆”、第二十六届研支团成员赵姝君带领学生们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从国产大飞机到中国空间站模型,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现开放、自信的大国形象。

(国家展视频)

感悟·学习与畅想

来自玉树三民中学等支教点的学生们在第二十五届研支团老师的组织下集体观看了录制视频,笑声连连,收获满满。

(学生们观看进博视频)

(学生们共同呼喊口号)

供图丨赵姝君、朱欣玉

文案丨卫雅琪

排版丨刘超祥

审核丨王英豪

复旦大学是最早响应团中央、教育部

启动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号召的

16所高校之一,

每年从上百名报名者中进行严格选拔,

脱颖而出的优秀青年赴

宁夏西吉、贵州息烽、新疆拜城

云南永平、四川喜德、青海玉树

六地十校,

以“教学、家访、资助、文化、宣传”为抓手,

五位一体地开展支教扶贫,

迄今已坚持25年,从未间断。

25年间,

共有435名支教团志愿者去往祖国西部,

扎根一线开展支教,

是全国派遣人数最多的高校之一。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微信号 : diqijiaoxuelouatwx

微博: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_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