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的未来
观影分享第21篇
你认为,我们对美食的体验来自那里?是味觉与嗅觉吗?当然是,但并不仅仅是。
纪录片《人类:感官升级之和谐的感官世界》,对人们的饮食体验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同样的食物,有人觉得是美味,有人觉得是垃圾。为何?每个人的味觉、嗅觉不同。又为何?一是每个人的舌头、鼻子的感知能力不同,二是每个人头脑里对食物的记忆不同。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制造了对食物的认知差别。

在不同的条件下,人们的味觉体验也是不同的。比如,挨饿的时候与饱食的时候,对同一食物的认知就会产生较大的差别。饿的时候,你会感觉特好吃、吃不够;饱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难以下咽。开饭店,如果把最好的菜品,放在后面“压轴”,那就大错特错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没有味了。
条件反射很重要。不只是内部条件,也包括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包括了环境、餐具、食物造型与色彩,还有餐桌,甚至包括餐具的奏鸣与食客在咀嚼时发出地声音等等。想想看,人们为什么爱吃油炸薯片?不只是因为香,还有它与牙齿奏响的“音乐”。
也就是说,人的感官感知系统联合参与了用餐体验,美味是它们共同创造的“成果”。严格地说,所谓美味是创造出来的,不是品尝出来的。

因此,未来的餐饮业,将主要向两个方向发展。
一个是营养需求导向,重点是满足人们的营养平衡需要,不太讲究餐具与就餐环境;重实际,轻形式;关键是五要素:营养、快捷、方便、卫生、便宜。
一个是享受需求导向,要满足身、心、灵三者了需要,不仅讲究营养,还要在空间、造型、色彩、声音等诸方面创造美,让食客的眼、耳、鼻、舌、身、意共同创造美好的用餐体验,共同创造美的交响。
未来的高端餐饮业,重点是让食物与人的心灵交流。
微信号|方寸天地
新浪微博|方寸微博_rc9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