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来,国内外矿化宝陨等物品稳定增值,需求持续增长。我国矿物晶体销售市场也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广西桂林、湖南郴州、湖南长沙和湖北黄石为主的矿物晶体集散地,每年交易额数以亿元计。
其中,桂林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矿晶市场的宠儿。桂林以文旅闻名内外,政府将矿晶化石奇石视为与根雕木艺一样的重点扶植对象,打造特色文旅产业板块,积极推动矿晶产业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引了大量的矿物爱好者和从业人员来到桂林,推动矿晶市场与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为游客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桂林作为矿晶市场的核心地区,已形成了独特的矿晶产业发展模式。未来,随着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的不断完善,桂林的矿晶市场势必蓬勃发展,为地方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11月30日,南京矿博会组委会代表团以考察矿晶市场、学习运营模式为目的,专程前往桂林走访交流,深入了解桂林国际性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缘起、经营交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动态,为南京矿博会相关产业落地与发展求索道路。
考察国际矿物珠宝文化城
在工业产业严格受控的桂林市,怎样做好矿晶化石奇石以及根雕木艺产业,强化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地标,是一大难题。桂林市政府自疫情结束后,重拳出击整顿象山区瓦窑国际旅游商品城等重点区域,将污染较为严重的根雕木艺全部外迁到偏远城郊,又将矿晶化石奇石产业,在城区重新规划,并新建商贸区进行规范化经营管理。
场馆外景
于今年夏天在桂林市象山区平山北路13号落成的桂林国际矿物珠宝文化城, 就是上述政策下矿物奇石领域一个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由桂林矿晶专委会牵头组织,第一期工程共建五栋独栋展厅,建筑面积达14000多平方米,现在已入驻商户近80家。据悉,第二期工程的可建面积将达到10000平方米。
在桂林矿晶协会会长黄连桂陪同下,潘正勤、桂长杰、彭兆远等南京矿博会组委会代表团一行在文化城内逐家拜访和参观。文化城内展厅鳞次栉比、展品琳琅满目、矿物精彩纷呈、交易来往频繁。代表团在与商家交流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商家辛苦却幸福的心情,也感受到大家对南京市场的向往与期盼。
馆内情况及展品
考察观赏石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山奇水秀, 观赏石资源十分丰富,其中钟乳石、大化石、彩陶石、来宾石、草花石、彩霞石、鸡血玉较为有名。在桂林观赏石协会负责人引领陪同下,南京矿博会组委会代表团考察了德天桂林鸡血玉和化石市场,瓦窑国际旅游商品城以及电厂钟乳石市场等。
其中桂林鸡血玉产业化现状是考察重点。桂林鸡血玉出产于桂林市龙胜县三门镇一带,是广西的特色文化产品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的一大瑰宝。通过在桂林观赏石博物馆等地的考察了解到,桂林鸡血石的产量较高,在桂林较大力度的宣传推广下,鸡血玉产业化发展情况相当不错,已成为当地特色文创产品之一。
伴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桂林旅游业国际化,国际上行销上百年的矿晶、化石和宝玉石产品,逐步从全国各地聚集到桂林国际旅游商贸城及周边区域,奇石早市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逐步形成桂林矿晶奇石市场的雏形。为保留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商贸方式,德天广场一直给予奇石早市发展的空间和地位,维持其市场鲜活度。为此南京矿博会代表团一并考察了桂林德天市场的奇石早市情况,深受启发,受益颇多。
考察特色展馆
桂林也是我国矿晶化石奇石宝石等展馆汇聚之地,其中不乏一些特色展馆,如主打科普研学、赏石贸易和博物馆设计的桂林三叶草矿晶文化博物馆,展馆里面的专业科普展示柜、多层观赏石展示架、化石系列科普展呈等,专业性强、科技化程度高、设计富有创意,将科普的趣味性与科学性,广泛传递给市民朋友。
桂林水印矿时艺术馆则以化石为载体,描绘了桂林沧海桑田的地质故事。在馆内与30多亿年来的化石偶遇,更能激起大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冲动。
广西地球记忆自然博物馆通过穿越生命演化历史、邀游太空奥妙、探访地下宝藏、触摸天外来客等互动体验活动,让人们零距离享受集观赏、娱乐和科普于一体的自然之旅。馆内南丹等地的陨石藏品专展,堪称国内之最。
在参观考察和交流的过程中,南京矿博会组委会代表团切身感受到桂林各协会、机构和专业商家的经验、决心和实力。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他们积极对接国内外市场,并且在商海中展现出乘风破浪的胆识和魄力。这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打磨和提升的发展模式,对南京矿博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规划提供了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南京矿博会工作团队可以从桂林的成功案例中学习到如何有效推动会展经济的发展,加快周边产业落地。同时,还可以借鉴桂林的市场化经验,加强国内外市场的衔接,进一步提升市场化、国际化水平。这样的交流和学习有助于南京矿博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晶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