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知识产权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推动两地知识产权合作与发展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02 11:19:53     4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IPRdaily立场#


“第二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知识产权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2023年11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香港特区政府知识产权署、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协办,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二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知识产权专题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京港知识产权发展需求,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共建良好创新生态”为主题,旨在促进京港两地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知识产权贸易繁荣和解决争议多元化发展,满足两地的创新资源和知识产权服务资源需求。

论坛上,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副署长曾志深和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陈嘉贤等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关村发展集团总法律顾问、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

潘新胜致辞中指出,京港洽谈会是京港合作的重要平台,双方在知识产权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和互补优势,多年来,双方持续深入推动在知识产权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促进两地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贸易提供了有力支持。北京市高度重视做好在京港企港胞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在京港资企业开展专利预警分析,提升知识产权海外风险防控能力,参与知识产权保险,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提升企业维权能力,积极服务香港同胞在京报考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他提到,近年来北京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发明专利数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商标有效注册量、全球科技城市集群排名等数据,充分展现了北京蓬勃的创新活力,积极推出知识产权改革创新举措,建设专利行政裁决示范区、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知识产权保险、质押融资等创新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让知识产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他表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以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知识产权改革创新,优化知识产权创新环境,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促进知识产权运用转化,打造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样本。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知识产权署副署长曾志深

曾志深在致辞中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特区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体现了国家对香港特区发展知识产权贸易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助力香港特区融入国家发展知识产权事业。他指出,特区政府会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推行“专利盒”税务优惠,筹划设立本地专利代理服务的规管安排,以及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和“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等,也会吸纳更多海内外知名的初创服务机构落户香港,提供孵化及进一步发展指导服务。他表示,期望京港两地能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合作关系,两地企业更能充分把握国家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共同为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贡献力量。

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陈嘉贤

陈嘉贤在致辞中提到,香港特首李家超在《2023施政报告》中提到,政府会用好香港法律和知识产权保障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将香港发展为区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他指出,香港是亚洲商业枢纽及采购中心,多年来一直是各类知识产权的交易平台,并在知识产权价值链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促进区内的知识产权贸易。他表示,近年来,北京与香港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合作非常密切,双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北京企业,能充分利用香港国际商贸平台,积极参与合作,携手开拓更多的商机。


论坛邀请了北京互联网法院副院长赵长新、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刚、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处长潘伟、香港的近律师行合伙人郑慧明、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衍松、高瞻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麦练智等六位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就京港两地知识产权最新情况、创新政策、发展趋势,以及知识产权协同服务、维权保护、金融创新、运营转化等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进行了主旨演讲和深度解读,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建议,为两地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维权专委会成立


论坛的成果发布环节,是京港两地知识产权领域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四项重要成果相继亮相。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知识产权维权专委会成立,该专委会由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和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首批专委会成员包括中创兴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海义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论坛上各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集聚并发挥各界专业力量,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生态,助力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

仪式上,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潘新胜,中关村发展集团总法律顾问、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的见证下,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倪昊,北京IP总经理郑衍松,中创兴诚高级顾问于德华,中海义信创始人徐学义代表各方签署维权专委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倪昊秘书长指出,维权专委会是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首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郑衍松总经理表示,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全力支持维权专委会的工作,通过公司“确权-评权-股权-债权-维权-易权”六权一体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维权服务一站式开展,为创新者和权利人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知识产权保障。

于德华顾问、徐学义总经理强调了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维权中的责任和作用,表示将积极参与到维权专委会的工作中来,利用公司的技术和专业优势,为知识产权的维权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据悉,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早在2020年就探索搭建中关村知识产权维权保护服务平台,集知识产权侵权监测、调查取证、鉴定服务、IP分析、法律援助、维权融资等于一体,成功维护了硬科技公司、知名文化公司、品牌消费品公司等各类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权益。下一步,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结合知识产权维权专委会工作,继续优化维权保护服务,保护创新创意,激发企业创新动能。

“京港创新资源和服务资源深入合作”签约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和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签署了“服务首都企业和京港两地创新主体”战略合作协议,结合双方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相关业务对接和合作交流活动,共同服务京港两地创新主体。

《香港高校专利“价值”及“转化运用潜力”报告》发布

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深圳市智立千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IPwe中国)共同发布了《香港高校专利“价值”与“转化运用潜力”报告》(简称《报告》),展示了香港8大公立高校的存量专利(不含外观设计)质量现状与转让转化潜力,为促进区域知识产权贸易及京港两地的创新资源对接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高校专利的转让转化,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

此报告是在国务院《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加强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专利转化运用的背景下,针对高校院所这一类创新主体的首次发布。论坛上,IPwe中国、深圳市智立千仞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裁王志涛作《报告》解读。《报告》以知识产权类型中最富有技术含量的专利作为抓手,从专业第三方角度,客观而全面地向市场尤其是产业界和金融界展示香港高校的创新实力、以专利为代表的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这些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潜力。同时,《报告》也为每个高校提供了一个公允而客观的参考,结合《报告》中对专利资产的价值挖掘与价值发现,以及对这些资产的分层、分级、分类情况和对于每件专利的多维度价值的具体呈现,高校可以采取最合适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措施。


该《报告》结果来自IPwe无形资产智能管理平台(SIAM)对全球所有专利权人的专利资产的实时评估,背后由专利数据、海量的非专利文献、产业数据、金融数据和久经考验的人工智能算法支撑,同时依托双方专业团队的深度分析能力。区别于传统的以专利数量(存量或增量)、科研数量(论文或项目)、科研投入(经费或人力)等作为指标对高校科创水平/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的做法,《报告》重点围绕高校专利的质量现状和潜在市场价值(转让转化潜力),从专利的技术价值、法律价值、经济价值及具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等多维度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引用了行业交易、专利市场、技术热度等11个维度的300多项参数,揭示了香港高校的创新实力和专利价值。

根据《报告》,香港8大公立高校在“有转让转化潜力的专利”数量及估值排名如下:


报告还发布了专利技术价值、专利法律价值、专利经济价值等排名。以上排名所有相关数据的截至日期是2023年11月20日。

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IPwe中国将继续利用双方技术优势和专业团队的深度分析能力,为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提供专利价值评估和转化运用服务,为知识产权贸易和技术转移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解决方案。

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启动


在第二十六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京港知识产权专题论坛上,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广东熙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迈斯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批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了共建合作。

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协同创新中心共建模式”是集合科技资源聚集、关键技术研发、优质成果转化和新型产品应用于一体的创新组织模式,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和行业的重大技术需求。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通过与各行业、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和运营协同创新中心,以IP为着力点和支点,搭建转化路径,实现基础研究、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有效转化,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

各协同创新中心将按照以下四个步骤开展成果转化工作:

▪ 引种: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中筛选出与中心所属领域相关的科研成果,引入到中心。

▪ 育苗:中心共建方作为中试基地,对北京IP引入的科研成果进行中试实验,优化技术方案,使之能够在生产线上稳定应用。

▪ 成材:经过中试实验、小规模商业化测试的科研成果,将直接销售或授权给参与商业化测试的中心共建方、行业企业等进行市场应用,保证科研成果能有效落地。

▪ 结果:后续该科研成果将逐步授权给同行业企业使用,不断拓宽成果的市场应用场景,带动产业上下游发展。

目前,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筹建智能打磨、智能微电网、智能铆接、半导体封装材料等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将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共建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打通国内各产业链堵点、提升价值链层级、优化工业生产体系,持续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京港洽谈会是由北京市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主办的经济交流活动,旨在促进两地经济合作和交流。本次知识产权专题论坛是京港洽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两地的知识产权机构、高校、企业、社团等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共有100余位特邀嘉宾现场参加。论坛还通过百度直播平台,吸引了6.7万人次在线观看。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京港两地知识产权的良好形象,增进了两地知识产权的友好合作,推动了两地知识产权的共同发展。

(原标题: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知识产权专题论坛成功举办 推动两地知识产权合作与发展)

来源:IPRdaily中文网(iprdaily.cn)

编辑:IPRdaily辛夷          校对:IPRdaily纵横君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