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京港智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第六届“京港青创杯”总决赛在港举办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2-01 21:23:42     28

第二十六届京港洽谈会-京港智慧科技创新合作论坛暨第六届“京港青创杯”总决赛于11月30日上午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投资推广署和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北京港澳台科技合作中心)、京泰国际商务中心有限公司、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联合承办。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主任张继红、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香港贸易发展局华北、东北首席代表陈嘉贤、香港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蒋学礼、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米跃强等主办机构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同时,香港中联办教科部二级巡视员刘懋洲、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总裁毕坚文、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创新及企业)李康善、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刘志明、中关村京港澳青创中心董事长栾京亮出席论坛并见证京港科创合作成果签约。


在致辞中,各位领导分别介绍了京港两地的科创环境、科创政策以及京港两地科创合作的相关情况,并鼓励两地科创机构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张继红主任指出:北京将以更加开放、多元和积极的心态,继续加强与香港在技术创新合作、科技金融合作和创新交流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张曼莉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京港两地一直合作无间,今天的活动,正是两地合作成果的一种体现。期待两地在科技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优势互补,共同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蒋学礼助理署长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内地企业善于利用香港便利的国际环境和金融、税收等优势,发展自身业务并从香港“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陈嘉贤首席代表在致辞中表示:贸发局一直在通过“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协助北京科创企业拓展国际资源渠道,并推选优质的香港科创项目参与“京港青创杯”大赛,与内地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

米跃强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京泰集团将继续深度参与北京和香港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助力两地在创新主体交流、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互动,充分发挥京泰集团境外联系与价值投资平台功能。

在港科创合作成果签约环节,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香港中文大学围绕“支持港中大在京设立研发中心”、“支持示范区企业与港中大合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等合作签署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围绕“推动两地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及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北京佰才邦科技与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北京他山科技与香港城市大学也在活动上签署相关合作协议。

随后,顺义区委常委、副区长徐晓俊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总裁马惟善,分别介绍了“顺义区科创、经济及生态环境发展情况”和“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园区规划和建设情况”。徐晓俊副区长热情欢迎香港各界朋友来顺义交流考察,开展合作。马惟善总裁表示希望能与中关村科创机构开展更多交流和合作,利用园区跨境政策的独特优势,助力北京科创企业通过香港加速发展。

在主旨演讲环节,软银中国管理合伙人宋安澜和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吴夏围绕“金融资本助力京港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发表主旨演讲。宋安澜博士在演讲中详细分析了内地科技创新的发展情况和重点布局,并介绍了目前主要的投资方向和未来关注的领域。吴夏总则向香港朋友们介绍了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的发展情况和助力北京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果。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绿色生活与创新部总经理都永海和驭势科技创始人吴甘沙则分别发表了主题为“聚焦高质量,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发展”和“京港联手,助力自动驾驶科创成果服务全球”的演讲。都永海总经理在演讲中详细介绍了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科创驱动”“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创新思路,分享了香港将科创技术落实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民事中,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情况。吴甘沙董事长则分享了驭势科技无人驾驶技术在香港国际机场应用开展情况,以及借助香港国际机场的影响力,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相关成果。

围绕“京港两地科研合作共同提升技术实力”这一话题,他山科技联合创始人、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杨五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和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岗分别发表了主旨演讲。杨五强教授首先介绍了曼大-他山联合触觉传感器实验室的创办历程、团队情况以及围绕全球首款AI触感芯片所开发的各类应用,同时分享了他山科技与香港相关高校、科创机构计划开展的科创合作。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介绍了港中大在相关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成果转化的经验,并分享了与北京科创机构、高校院所和科创企业的合作情况。曹岗副院长则介绍了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以及通过开源大模型等各类资源,加速人工智能生态企业成长。

在第六届“京港青创杯”创业大赛总决赛环节,香港特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阮慧贤副主任为大赛致辞。她介绍了李家超特首在2023年《施政报告》中关于创新科技领域的施政思路和政策方向,并表达了对大赛以及参赛选手的支持与鼓励。

本届大赛通过“北京选拔赛”、“香港选拔赛”和“香港贸发局专场活动”的比拼,从400余个报名项目中评选出8个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领域的优秀项目参与总决赛的角逐。

总决赛邀请了工银国际执行董事张璐、Yozma 基金合伙人李乐东、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总监周依萍、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副经理李求斌、香港理工大学创新及科技发展处副总监赵培博士、隆安律师事务所董事林子右、MoneyHero创投/并购主管梁裕昌等专家担任评委嘉宾对项目进行专业评判。

最终,来自北京他山科技的《人工智能触感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项目荣获一等奖香港高迪飞公司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检测系统》项目获得二等奖北京艾灵网络的《工业5G边缘智能中心》项目和北京几何科技的《基于先进传感器的居家健康检测与管理系统》项目获得三等奖

获奖项目介绍

人工智能触感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

他山科技成功打造全球首款触感专用AI芯片和基于分布式SNN算法的产业化应用芯片。该芯片有全球首创可识别材质的触觉感知技术、独创的高精度非接触空间分层感知技术、独创的R-SpiNNaker四核类脑芯片架构。

基于该芯片的“自适应抓取灵巧手”,可实现自适应抓取及瞬态人体避让,可感知物体材质及内部结构的触觉传感器,三维力测力精度达到0.01N,分辨率达到0.1mm。此次技术创新突破机器人触觉感知瓶颈,有望解决人机协作应用难题。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监测系统

Kodifly的智能交通移动解决方案采用LiDAR技术,可实时监测和分析移动过程中的基础设施数据。我们的移动单元通常安装在巡逻车辆或列车上,能够快速检测入侵、进行高精度测量、生成3D模型、监测并有效管理基础设施资产。这种灵活性使我们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街道。Kodifly的移动解决方案是提高安全性、效率和基础设施管理的强大工具。

工业5G边缘智能中心

艾灵面向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依托自研工业5G边缘智能中心系统,为企业提供全独立5G专网建设服务及边缘工业物联应用整体解决方案,支持企业根据自身生产工艺流程,对基于5G的工业现场数字化基础设施进行全面自主管控。

艾灵通过可一站式交付的端到端产品帮助工业企业构建“5G+IloT”能力,包括:工业5G专网,工业边缘云及工业视觉AI系统。企业可基于上述能力开展云化控制、视觉AI识别检测、AGV调度、视觉行为识别等场景化业务。

基于先进传感器的居家健康检测与管理系统

叁颂健康监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是以“智能马桶”为核心载体,利用代谢物检测和生物电检测,融合微型化验系统、医疗物联网、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将卫生间打造成“小型检验科”。同时配合其他常用居家健康硬件以及APP中的健康指引算法和专家服务,实现家庭场景下“无感无扰”的健康检测与健康管理。通过连续、深度的个体健康数据采集的方法创新,在“未病预防”过程中产生收集更多的健康数据,帮助用户实现长期、连续的健康管控,让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变得更前置、更个性化。

中心简介



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立足对接京港澳三地在科技创新、国际金融、人才以及服务等方面的资源,围绕大企业创新、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通过搭建“企业服务”、“投资咨询”及“空间运营”等在内的服务体系,致力于打造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京港澳青年文化交流平台、创业互动平台及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京港澳青年的互动交流,推动京港澳三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
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于2021年底共同启动。经过一年的运营,平台在助力企业联合研发、人才引进、市场合作及企业国际化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鉴于此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于2022年京港洽谈会高峰论坛上,正式签署了《深化京港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备忘录》,这标志着京港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中关村京港澳青年创新创业中心作为平台工作任务承接单位,承担平台日常运营、发展规划及开展服务工作。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