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竹堂寺 观梅话古今
第三期

竹堂寺环境清幽旷淡,有修林茂竹、古木森郁,如烟峦深壑,是深受明代名人韵士(尤以吴门文人为代表)喜爱的雅集之地,“竹堂寺观梅”也成为流行于当时的风雅活动。

竹堂寺藏吴门金石墨迹
据《竹堂寺志》记载,竹堂寺原有唐寅所画达摩像、文徵明绘《寒林图》两画壁,另有沈周所作巨幅寺图,但“达摩象、寒林图以改制见毁,而石田真迹犹藏西竹堂寺”。清代张紫琳《红兰逸乘》亦载,时竹堂寺尚存唐寅、祝允明读书处石琴台,同时寺东院有二碑,一为徐源撰文,文璧八分书;一为吴宽撰文,吴弈书。
先待诏竹堂寺募缘疏并图卷跋
文震孟
竹堂寺居吴城阛阓中,与郡邑比壤,而翛然澹旷,古木森郁,如烟峦深壑,故弘德时名人韵士每栖集其间,如唐解元①、祝京兆②、王履吉③诸先生及先太史④两博士,尤数至焉。
尝见太史诗犹记有竹千个梅千本,今俱尽矣。堂中唯存伯虎先生达摩赞、先公⑤寒林图半壁与募缘疏并图一卷而已。先公疏于正德之壬申,弇州翁⑥题于隆庆之壬申,因缘若非偶者,乃今又复四十年。所而败垣荒草,寥寂如故,卷中仅增达官长者跋语数通,竟无能慨然檀施者,岂兴废有时耶?抑寺僧第珍此卷,为山门之和弓垂矢,而愿或未坚也。展卷而叹,盖日几几望之矣。
辛亥解制日坚勇居士文震孟敬书于寒松堂。
注:①唐解元:唐寅,弘治十一年中应天府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②祝京兆:祝允明,明代书法家,嘉靖元年迁应天府通判,人称“祝京兆”。③王履吉:王宠,明代书法家,与唐寅为好友兼儿女亲家。④太史:文徵明,尝官翰林院待诏,明清“太史”为翰林之俗称。⑤先公:亦指文徵明,文震孟为其曾孙。⑥弇州翁:王世贞,号弇州山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


唐寅与《墨梅图》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为明四家之一。
少聪慧,十六岁府试案首,二十九岁乡试解元,三十岁赴京会试,涉科场弊案被黜,归隐桃花坞,鬻画为生。其绘画,山水、人物、花鸟俱佳。
唐寅也曾多次与师友同游竹堂寺观梅,传其曾戏作《除夕口占》云“柴米油盐酱醋茶, 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末清闲无一事, 竹堂寺里看梅花”。

《墨梅图》轴
明 唐寅绘
纸本 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墨梅图》复刻拓本
墨拓(左) 朱拓(右)
当代 时忠德刻
苏州碑刻博物馆藏
故宫博物院藏唐寅《墨梅图》轴,钤“唐居士”朱文、“唐寅私印”白文、“南京解元”朱文、“六如居士”朱文、“吴趋”朱文印,本幅自题:
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堂看梅和王少傅韵。吴趋唐寅。
或为唐寅同老师王鏊在竹堂寺观梅作诗的留念。苏州碑刻技艺传承人时忠德先生曾复刻此图。



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
服务大家
欢迎参与我们的
问卷调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