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科技
致力人才智力支撑、科技创新驱动
由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中国建筑大师
中建科技副总经理樊则森担纲设计的
第十三届中国(徐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地
——徐州园博园内的主题酒店
领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设计理念
断壁残垣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画卷

▲徐州园博园主题酒店建成后

▲徐州园博园主题酒店建成前
徐州园博园采石宕口处
岩壁陡峭、巨石裸露
崖壁之下
一泓池水静谧如镜
崖壁池水形影相吊、相映成趣
宕口平台上,一座“V”字形建筑
展翅向前,冲向绿意盎然的宕口花园
以天人合一的建筑景观
修复采石宕口的生态残缺
赋予宕口新的生命力
给予居住者返璞归真、静谧舒适的居住体验
这座变断壁残垣为山水画卷的
“V”字形建筑便是
由樊则森带领团队设计建造的
徐州园博园主题酒店

主题酒店
位于徐州园博园南侧龟山采石宕口内
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
主要功能为酒店客房、餐饮及会议
酒店采用装配式建造
装配率达70.8%
以建筑设计修复采石宕口
打造生态修复的样板工程
以形补山
主题酒店共五层,高21.45米
客房背崖向外,形成退台
在酒店周围,围绕宕口地形
打造了一处美丽的宕口花园
采石宕口山体高度有百余米
山体几乎呈90度垂直切面
祼露的黄褐色岩石错综嶙峋、寸草不生
樊则森团队以“资源循环、可持续运用”设计理念
保留山体崖壁
用建筑补齐宕口
依托宕口“V”字形地势
以退台错落的造型与倾斜的岩壁发生对话
以生态修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徐州园博园主题酒店全景
以池补境
采石宕口的东北西北是岩壁、东南西南是建筑
收集雨水,汇成天池
让天池成为整个建筑景观的中心
酒店三层、四层、五层的客房北面
直接面向天池
三层客房的阳台更是直接与天池水面相接
一条采光长廊,贯通酒店南北
采光长廊两端设计两个圆形下沉庭院
一大一小,一椭一圆
不经意间步入庭院之中
居住者抬头会发现
别有洞天

▲徐州园博园主题酒店天池
用自然修补自然,以创造赋能建造
让断壁残垣变成山水画卷
中建科技大师之作
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
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内容来源:中建科技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