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教博会 教育赢未来——安阳市基础教研成果亮相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1-21 22:54:51
28


2023年11月18日至11月21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在广东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本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员会、珠海市教育局共同协办。
11月18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开幕式包括特别对话和主旨报告两项内容,本届教博会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服务中国教育创新实践,发出中国教育创新声音,提供中国教育创新方案,影响世界教育创新趋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马骏,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莫言分别做了主旨报告。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副主任王利军,教研二室主任马智勇带领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三项成果,安阳市东南营小学教育集团一项成果也应邀参加开幕式。
本次教博会共设五大展馆,2200余项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分区域进行集中展示。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仁和从事教育科研技术研发的各界人士到各展区进行参观、互动与交流。在河南馆的门口,一块特殊的路牌“我在甲骨文的故乡等你来”尤为引人注目,引领着人们纷纷走进河南展馆。
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既拥有多元的物质形态的内容,也记载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乡情教育的宝贵资源。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经过20年的探索与实践,以"乡情教育在甲骨文之乡区域推进的探索与实践"为项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践样本。
本项目组以乡土、乡情、乡愁为主题开展乡情教育,力求通过挖掘乡土的生态资源,进行动态的区域化管理,构建多元的乡情教育课程模块,探索多维的活态传承模式,最终形成乡情教育的常态化,为学生构建面向未来的精神乐园,使学生鉴往知来,知家乡,爱故土,植入新时代学生的乡愁基因。
“基于遗忘规律的复习管理方式探索与实践”是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马智勇历时8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教学改革实践,他自主研发了打败忘得快的五大利器“记忆保姆”系列记忆工具,三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作品版权、国家软件著作权,安阳市十多所中小学以及省外包括新疆地区都在使用,这套记忆软件可以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复习时间,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本成果在这次展览中备受关注,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这项成果最大的亮点。
成果三:生活▪生机▪生态,小学绿色作文微课程教学行动方案
绿色作文,根植于生活,取法于教材,一节节作文微课妙趣更生,使孩子们在作文的天地里自然生长,自在吸纳,赋予孩子们一双自由表达的翅膀。字源识字,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引导小学生科学化,生活化,形象化的识字,提高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这是小学语文成果“解读教材里的学习密码”其中的两大主题,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围绕统编教材进行“语文数智资源”研发和应用,旨在打造服务新课标理念下新型教与学方式的系列教学资源。她们的资源设计理念先进,内容丰富,在河南展区颇受欢迎,一批批教师纷至沓来,兴趣盎然。展品是富有安阳特色的甲骨书签,每一片书签上的有微课的二维码可让参观人员随时观看,很多外地市老师纷纷询问网址和更多课例的观看方式。
成果四: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跑道:五育融合下小学“体育+”育人模式实践探索
安阳市东南营小学以体育为特色抓手,基于校本化办学传统和实际校情,通过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性变革,促进学生生命力、发展力、创新力的提升,解决了在五育融合背景下依托优势学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
该项目使办学品质展现“跑道”效应,创新五育融合下“体育+”育人模式,学生成长呈现“奔跑”活力,教师成长展现“陪跑”活力,专业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安阳四项成果在河南展区展览,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同仁纷至沓来,碰撞交流,受到与会人员高度关注。河南省教育厅总督学刘林亚莅临安阳展区指导观摩;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李海龙,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管理部副主任汪豪浩亲临安阳会场助阵。
教博会是教育创新成果的汇集地、教师教育的大课堂,也是跨界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加速器,聚焦教育前沿热点,共同见证中国教育创新的智慧和力量。参加本届教博会,既是对安阳市教育教学质量的肯定,也是学习借鉴全国各省市优秀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成果的一次宝贵机会,期待安阳市教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供稿:安阳市教育教研中心
编辑:王海东◇审核:李 军
这里是安阳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本公众号刊载的图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获取更多教育资讯,请关注安阳市教育局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