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都市加西追踪
2023年8月中一个阴天的上午,在重庆一处陵园,家住加拿大本拿比的李芸(化名)与哥哥捧着从殡仪馆迎出来的父亲的骨灰,走上妈妈的墓前,将父亲骨灰轻轻放下,与母亲合葬。
受访者提供
自父亲2020年底过世,到这一刻,已过去了两年半。
李芸流着泪,抬头望向陵园中参天的大树,心中下起雨来!
父亲于疫情间过世
李芸的母亲于2018年底去世,去世前,李芸曾回重庆陪侍在侧,直到处理好母亲后事才回温哥华。
李芸的父亲是退休公务员,独居在渝中区一栋公寓大楼,身体其实并不好,长年有心血管的疾病,她的哥哥虽时不时会前往探视,但工作忙碌,一旦碰到紧急事故,也是鞭长莫及,于是请了看护,每天白天前往帮忙。
随后2019年,新冠肺炎(COVID-19)爆发,到了2020年3月,加拿大疫情扩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宣布“封国”措施,世界也谨慎以对。
但该年底某个夜晚,李芸独居在重庆的父亲在睡梦中过世。
在与哥哥越洋电话中知道父亲过世的噩耗,李芸悲痛难抑,但二十年前即已入籍的她,要回中国,只能办签证方式。
本来疫情之前,李芸有还未过期的10年签证,但疫情全球大爆发后,10年签证“暂停”,如果要去中国,必须特例办签证,以李芸的情况,就必须办“人道签证”。
当时曾询问领事馆有关签证事宜,规定需要死亡证明书等文件,这些要取得,不是问题。
真正的问题是,即便签证办下来,还必须做核酸检测,而且是在登机前48小时内要做两次,到了目的地,还有隔离措施。
受访者提供
在方方面面的考量下,李芸父亲过世后,很快就要火化,不可能等到李芸本人到重庆参加告别式。
于是,李芸只能请重庆的亲戚将告别式以现场直播,透过视讯方式“越洋”参与。
在告别式后,李芸和哥哥计划将父亲骨灰和母亲合葬,但这需要兄妹都能到场,在权衡之下,决定将父亲骨灰先寄存在殡仪馆,期待疫情之后,再举行合葬仪式。
入境政策慢慢开放
谁知道随著新冠肺炎病毒的不断变异,越来越狡猾,加拿大和中国都没有放松防疫政策。
这又过了两年。
到了2022年开始,随著疫情的缓和,加拿大和中国在签证的申请和边境的管制上,都慢慢放开。
先是6月15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在官网上发布《关于调整赴华签证要求的通知》,重新受理赴华签证。
这对李芸回重庆处理父母合葬的事,出现了曙光。
受访者提供
最大的转捩点是4月29日起,所有赴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检测替代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也就是说,你自己去做筛检,自己保障自己的健康。
在边境重开和签证全面恢复之后,由于护照和中国签证都快要到期,李芸一家开始重新申办护照和10年签证。
受访者提供
同时,开始询问机票价格。
由于机票价格仍居高不下,考虑有四年时间没有回到中国,也无法安葬父亲,想一想,还是决定以平均一张票2700加元的价格(疫情前的票价在1000到1500之间)买票回中国。
回到重庆,除了办理安葬父亲的事宜外,李芸也不忘走访亲朋好友,毕竟距上次(2018)回重庆,已有4年之久。
与病毒共存,遗憾不再
图源:Pixabay
事实上,在新冠肺炎的变种毒性越来越弱的情况下,防疫专家都有了共识,选择与病毒共存。
受访者提供
李芸在重庆的亲友中,有很多都曾“阳”过,包括她自己,在加拿大时,也曾“阳”过,不到一周就转阴了。
然而,对她而言,最大的遗憾是,在父亲过世后,无法很快将父亲与母亲合葬,了却为人子女的心愿。
直到两年半以后。
李芸将装有父亲骨灰的木盒子安放进墓穴,把所有的遗憾也一起埋入了地下。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