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白酒生产技术和评酒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香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就香气成分而言,我国白酒酯含量高,其中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在所有香型酒中都大量存在,这是有别于世界上其他蒸馏酒的特征之一。以这两种乙酯类成分为主的复合香气是清香型酒的主体香,这一点早已明确。
从酿酒微生物区分,有大曲、小曲及麸曲之分;在生产工艺上有固态、半固态、半液态及全液态发酵之别;所采用的发酵容器有陶缸、水泥池、砖池、新泥池及不锈钢大罐等;贮酒容器有陶缸、金属大罐、梅酒等。由于影响产品风味质量诸因素不同,造成了所产白酒具有各自的风格酸北方地区以大曲或麸曲清香为主,南方地区以小曲清香为主。
如果把中国的白酒比作少女,那么,浓香型白酒浓妆艳丽,引人注目;酱香型白酒略施粉黛,楚楚动人;清香型白酒则清纯秀丽,秀外慧中。从这个比喻可以看出,清香型白酒是以清亮透明、清香醇正、香气清雅、绵甜爽净的特点和自然纯朴的风格立足于市场。
国家标准清香型白酒的定义是;以粮食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蒸馏、贮存、勾兑酿制成的,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感官技术要求是:无色清亮透明,清香醇正,具有乙酸乙酯为主体的清雅、谐调的复合香气,口感柔和,绵甜爽净、和谐,余味悠长,具有本品种突出的风格。

清香型白酒在福建省闽南一带及台湾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台湾自开创金门酒厂,生产金门高粱酒以来,饮酒习惯主要以清香型白酒为主。以高粱为原料的清香型白酒在福建厦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清香型白酒在福建省有望掀起消费热潮。
典型的清香型白酒的风味特征是:无色、清亮透明,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的谐调复合香气,清香醇正,入口微甜,香味悠长,落口干爽,微有苦味。清香型白酒突出的酯香是乙酸乙酯淡雅的清香气味,气味醇正、持久,很少有其他邪杂气味。清香型白酒入口刺激感比浓香型白酒稍强,味觉特点突出爽口,落口微带苦味,口味在味觉中始终是一个干爽的感觉,应无其他异杂味,自然谐调,这是清香型白酒最重要的风味特征。
清香型白酒所含微量成分种类和总量都低于酱香型白酒和浓香型白酒,略高于米香型白酒。其中乙酸乙酯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香型的酒,绝对含量范围在1800~3100mg/L。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占总酯含量的55%以上。乳酸乙酯含量较高,其含量范围在890~2600mg/L,可以使酒的后味不淡。正己醇、正丁醇在清香型白酒中的含量是很微量的,几乎检测不出。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的含量也很低,己酸乙酯含量小于25mg/L,丁酸乙酯含量小10mg/L。这些成分的含量若高于界限值,酒就会出现异香,失去清香型白酒的风格。清香型白酒中乙缩醛含量范围在240~680mg/L,乙缩醛含量高时,说明酒贮存时间长,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醛类物质大部分转化为乙缩醛的形式存在于酒中,使闻香与口味得到改善。

清香型白酒微量成分的总量约为8670mg/L,其中酸类约1310mg/L,约占15%;酯类5680mg/L,占65.5%;醛类710mg/L,占8.2%;醇类970mg/L,占11.2%。其主要微量成分有: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酸、乳酸、氨基酸、乙酸乙酯、已酸乙酯、乳酸乙酯、乙缩醛、甲醛、乙醛、丙酮、丙醛、异丁醛、丁酮、异戊醛、糠醛、正己醛、丁二酮、3-羟基丁酮、甲醇、丙醇、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正丁醇、2,3-丁二醇。主要微量成分的含量范围(mg/L):乙醛126~480,乙酸乙酯1760~3060,正丙醇76~250,仲丁醇不大于40,乙缩醛240~680,异丁醇116~170,正丁醇大于12,丁酸乙酯不大于10,异戊醇300~580,乳酸乙酯890~2610,糠醛不大于13,己酸乙酯不大于22。

香型: 清香型
度数:52%vol
净含量: 500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香型:清香型
度数:60%vol
净含量:500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香型:清香型
度数:52%vol
净含量:500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香型:清香型
度数:60%vol
净含量:500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香型:清香型
度数:45%vol
净含量:500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香型:清香型
度数:54%vol
净含量:565ml
原料:水、高粱、大麦、豌豆
贮存条件:避光、防潮、常温


9:0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