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认识酱酒,从这些“白酒之最”开始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1-02 17:15:36     14

这几年的“酱酒热”,除了因为酱酒工艺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巅峰之作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极致化生产驱动了酱香品质优势。

众所周知,酱酒的生产工艺相较于浓香、清香更为复杂,生产周期更长,属于白酒行业中的重资产生产领域。酱香型白酒也是目前所有白酒品类中价格和价值最高的品类。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酱香中的“白酒之最”,看看它到底精贵在哪。

1

用料之最

如果说“酒是粮食精”,那酱酒无疑是把粮食的精华提取到极致。

1、耗费粮食最多

5斤粮食1斤酒,正宗的大曲酱香白酒高粱,还不能是一般的高粱,得以当地红缨子糯红高粱为标配,这种高粱粒小、皮厚,耐蒸煮,出酒率极低,20%左右。

2、用曲量最多

没有大量的用曲,就没有浓郁的曲香。高温大曲的用曲量最大,粮曲比高达1:1,是各种香型白酒用曲量之最。

2

工艺之最

酱酒的生产工艺,被誉为我国白酒工艺的活化石。其繁琐程度,非其它香型所能比拟。

1、发酵方式最多

一般酒类酿造过程中只采用一种发酵方式,但酱酒有两种——堆积发酵和入池发酵。
2、取酒轮次最多
重阳酿新酒,当年的12月才开始取酒,每月一次直至酒取完,一共七次。
3、最讲究高温
制曲温度在60度以上,堆积发酵温度高达50度,蒸馏接酒时的温度需在35-45度左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赋予了酱酒特殊的风味。
4、工艺最复杂

正宗的坤沙酱酒遵循12987传统古法。端午制曲,重阳下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30道工序,165个生产环节,极致的繁琐,酿成了极致的口感。

3

时间之最
酒是时间的艺术。从一捧粮,到一杯酒,期间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加持。
基酒储存至少三年

1、发酵周期最长

浓香型白酒发酵需30-90天,清香型白酒发酵28天,米香型白酒7天左右,而酱酒需经历八次发酵,每次发酵1个月,共计8个多月方成。
2、生产周期最长
从每年重阳节前后开始投料,次年重阳节前结束,整个酿造过程需持续一年时间。
3、基酒储存时间最长
新酒生产后要装入陶坛中封存,形成“基酒”。第一年进行“盘勾”存放3年以上才能用于勾调用酒。
4、出品时间最长

基酒生产1年,储存3年,勾调成成品再储存1年,一瓶正宗的酱香型白酒出厂至少得5年时间。

4

酒体之最

在所有白酒中,酱酒的香味物质、微量元素最多,种类也最丰富。酱酒有超过1600种香味物质。

1、香味物质最复杂

目前已知的香味物质已达1600多种,至今为止尚未找到主体香。
2、酒精浓度最合适
酒精浓度在53度的时候,游离的酒精分子少,酒体最饱和,对人体的刺激小。
3、酸度最高

酱酒酸度是其他酒的三至五倍,而且主要以乙酸和乳酸为主。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西医也认为,食酸有利于健康。

5

价值之最
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酿造工艺,赋予了酱酒不可复制的价值。
1、最具资源稀缺性
酱酒高度依赖产区、原料、工艺,正所谓“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离开酱香型白酒核心区域就酿不出正宗酱香酒。
正宗大曲酱香白酒占全国白酒产能的比例2%左右,可谓稀有。

2、最具健康属性

虽然现在不提倡饮酒健康说,但酱酒乃纯粮酿造,无添加无色素,高温工艺和长时间的储存,上头、辣喉等刺激性物质大多挥发掉了。
适量饮用酱酒,醉的浅,醒得快,身体负担小。

3、最具收藏价值

正宗大曲酱香白酒,纯粮固态生产,天然发酵产品,酒质有保证。53度的酒精浓度,酒中成分不容易随着时间推移发生变化,极具陈年潜力。

根据《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规定,具有的高端特质的酱酒已成为新酒收藏的一个方向。




酱小王列酱香型白酒采用“12987”酿造工艺,经过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粮,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再经过长时间窖藏,由国家级酿酒大师精心勾调。用中国白酒最复杂的酿造工艺,坚持自然发酵生香,保证酒体酱香醇厚,做正宗酱香型白酒。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