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店的“哇”单品是什么?葡萄酒店能“哇”吗?
葡萄酒中的“哇单品”大概就是那些大名庄,康帝,里奇堡,乐桦,唐培里侬......对话场景是这样的:
“有康帝吗?”“有!”“哇!”
“有里奇堡吗?”“有!”“哇!”
“有乐桦吗?”“有!”“哇!”
“有唐培里侬吗?”“有!”“哇!”
“您看需要哪瓶?”“我就看看,谢谢!”
跟在某国际大牌卖场的情况不太一样的地方是,大卖场的整体库存金额可能要8位数,而“哇”单品的库存占比可能是小数点后面4位数,可以忽略。
放满一个托盘就算有50个,200块/个,人只要10000块,就让每个进门的客人“哇”!哎特价:199。买一个呗。
葡萄酒店里的这些“哇”,上面说的这些酒一不留神要50个W,库存占比巨大,周转巨低,变现能力不确定,酒的状态还是未知数。只怕最后“哇”的是店主。保持清醒,远离大酒。
夜深人静,正好开会。
有一种异常库存叫“高库存”,顾名思义库存金额,库存数量的绝对值大。这时候需要另外一个指标来检验“周转天数”,不知道大家有做过这样的报表:“30天无销售单品”,“60天无销售单品”,“90天无销售单品”.......能不把这些报表整明白了成功一半了。另外一半是检查有没有真实的库存?有没有有效的陈列?有没有合适的促销价格?有没有合适的财务政策能平衡消费者需求引导和采购成本,库存周转之间的关系。能提出问题吗?我在付费板块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