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啤酒感官品评|啤酒缺陷口味来源分析(1)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23 09:03:58     45

一、工艺原因导致啤酒口味缺陷

总的来说,啤酒的异味和杂味主要是由发酵过程的不正常代谢引起的,当然不排除还有原料、水、啤酒过滤及灌装过程外来因素的影响。

1.双乙酰味

关于发酵过程中双乙酰的形成及还原机制,很多都已熟悉了,这里不再重复。

双乙酰是带两个酮基的物质,即丁二酮,实际上啤酒中这类物质除双乙酰外还有2,3-戊二酮,总称联二酮或双酮类,简写为VDK。对啤酒口味有影响的四种反应过程物,其口味阈值为:

双乙酰0.1~0.15mg/L   丁二醇50mg/L

乙偶姻50mg/L         2,3-戊二酮1.0mng/L

啤酒中双乙酰和2,3-戊二酮的含量基本相同,但戊二酮的阈值高,基本不形成对口味的影响。α-乙酰乳酸对口味没有直接影响,但如果在已除去酵母的酒液中,a-乙酰乳酸含量高,遇热、振荡、氧化,即脱羚形成双乙酰。所以,要使啤酒中不产生双乙酰味,除控制双乙酰指标外,还要控制 α~乙酰乳酸的含量。

有资料报道,丙酮醛的味和双乙酰相同,因此啤酒中的醛、酮含量也会影响双乙酰味。

有时出现品尝的双乙酰味感和分析结果不一致,这与目前国内双乙酰的分析方法有关。邻苯二胺法的显色结果是双乙酰和2,3-戊二酮的总和,前者的显色强度是后者的两倍,而口味阈值不是后者的1/2,而是1/10,由于不同啤酒中这两者比例不同,品尝感觉和双乙酰测定结果就有差异。另外,在测定双乙酰的蒸馏过程中,受高温及氧的影响,部分α-乙酰羟基酸转化为联二酮,由于蒸馏强度和时间不一致,前驱物质转化的强度也不一致,可能部分α-乙酰羟基酸经巴氏灭菌后,感官品尝则总要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后,此时的双乙酰含量已变化了,往往不受注意。

2.高级醇味——喝啤酒“上头”

所谓高级醇,就是三个碳原子以上醇类的总称,在酒精和白酒工业上俗称杂醇油。一定量的高级醇是构成啤酒风味不可缺少的物质,但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高级醇味。啤酒的高级醇类很多,主要有正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异戊醇、活性戊醇、苯乙醇、辛醇等,其中对啤酒风味影响较大的是戊醇类,就含量而言,异戊醇最高,可占高级醇总量的 50%。高级醇含量高,会使酒有腻厚感,不同的醇类,对啤酒味感的影响不同。异戊醇会使啤酒饮后有头痛感,俗称“上头”;苯乙醇含量高,会使酒产生一种郁闷的玫瑰花香,正丙醇使啤酒有刺激的酒精味。除了单个高级醇含量高对啤酒风味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各种醇相互间的加成作用,还有脂类和高级醇比例的大小的影响。

啤酒中高级醇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氨基酸降解成相应的醇,如亮氨酸生成异戊醇;异亮氨酸生成活性戊醇;氨酸生成异丁酸;苯丙氨酸生成苯乙醇等。二是由糖类合成氨基酸时的副产物形成高级醇。两者都要以α-酮酸作为中间体,酮酸脱羧成醛,醛还原为醇。大部分高级醇都在主发酵时形成,后酵很少。影响高级醇的因素主要如下:

①酵母菌种的影响。实验证明,不同的酵母菌种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生成的高级醇的量有很大差别。

②麦汁成分的影响。麦汁浓度增高,形成的高级醇量也增加。

一般说,麦汁含氮量及氨基酸含量越高,形成高级醇的量也越高,但是,氨基酸含量过高时,反而会抑制高级醇的生成;麦汁中可利用氮含量太低,倒会产生较多高级醇。

麦汁中可发酵性糖含量太少、发酵度太高时,糖的胞内转化产物进行氨基酸合成加强,会使高级醇量增加。

麦汁中缺少镁离子、泛酸、生物素等营养物质,酵母生长受到抑制时,高级醇生成量增加。

③发酵条件的影响。麦汁冷却温度高,酵母起发快,促进高级醇的生成。

麦汁和酒液的 pH 越高,形成高级醇的量也越高,降低pH可控制高级醇的生成。

酵母接种量多,酵母增殖倍数低,致使代谢减弱,形成高级醇可减少。

发酵温度越高,高级醇生成量越多。

加压发酵,高级醇生成量可减少。

下面发酵形成高级醇明显比上面发酵少。

④发酵过程污染腐败菌和野生酵母,会明显使高级醇含量增加,特别是异戊醇类。实践证明,发酵过程严重污染的啤酒,饮后不愉快,会“上头”

3.异常的酯香味

啤酒中应有适当的酯香,与酒花香气协调配合,形成啤酒独特的清爽酒香。有的啤酒出现刺鼻的不愉快香气,此异常香味常和某一种酯类的含量过高有关,如乙酸异戊酯含量过高会使啤酒出现水果味,过多的乙酸乙酯会产生刺激感。当然,是否感觉酯香异常,还有习惯性问题。正常啤酒中乙酸乙酯含量最高,占总酯量的30%~60%,其次是乙酸异戊酯,其他酯类含量就很低了,总酯量波动在10~40mg/L之间。

啤酒中的酯含量和以下因素有关。

①酵母菌种,不同酵母发酵,产酯量明显不同。上面发酵啤酒含酯高。

②麦汁通风不足,酵母接种量少,发酵时酵母生成酯类多。

③发酵温度高,生成酯类多。

④压力发酵,酯含量高。

⑤发酵过程酒液强烈运动,或追加麦汁和高泡酒,生成酯类少。

⑥高浓度麦汁发酵,酯含量会不成比例显著升高。

⑦发酵度低的啤酒,酯含量相对较低。

⑧溶解过度麦芽酿制的啤酒,高级醇含量较高的啤酒,相对含量也较高。

⑨麦汁中含有较多脂肪酸,发酵时生成酯类较多

4.酵母味

是干酵母或酵母自溶带来的异味,酵母味又称酵母臭,通过鼻嗅和口尝均可感觉到它的存在,其有代表性的化学物质是葵酸乙酯,已有研究者提出将葵酸乙酯作为酵母味的指示剂。酵母自溶时产生了有苦味的氨基酸,如组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等,当上述氨基酸含量过高时,会给啤酒带来不愉快的苦味。生产中酵母添加量太高或发酵、贮酒、酵母保存温度过高、时间长,都会引起酵母自溶。后发酵酵母数太多也是造成自溶的因素之一。

酵母自溶会生成大量的对羟苯基乙醇,随后被氧化成具有典型酚味的对羟苯乙醇。较高含量的对羟苯乙醇(5mg/1)或β-吲哚乙酸(0.6mg/L)都可产生上述味道。据说癸酸乙酯含量高也会产生酵母味,发酵后期,酵母自溶,分泌出高含量的葵酸乙酯,使啤酒产生酵母味,并影响泡沫。有的酵母还带臭味,多又伴随杂菌污染。另据麒麟公司报道,酵母自溶排出的脂肪酸也是其原因之一。

引起酵母自溶的主要原因有:

①酵母衰老;

②贮酒温度过高;

③贮酒时间太长,特别在压力情况下,更易使酵母自溶。

在生产上,除保持酵强壮外,发酵和双乙酰还原结束时,应及时排出酵母。如不排净酵母,降低罐底温度又困难,会引起酵母自溶,酵母自溶时温度升高,使自溶速度加快,将会引起不良循环。

5.麦皮味

产生麦皮味的原因很简单,多和洗糟过程有关。洗糟水pH高、水温高(超过28℃)、洗糟过度,将麦皮物质过多溶出,会给啤酒带来麦皮味。酿造用水碳酸盐硬度高、二次糖化时放麦芽汁煮出时间太长,都对麦皮味有不利影响。

6.生青味

嫩啤酒中感到的未成熟味道。据说后发酵时间过长,酵母自溶时也产生嫩啤酒味。未成熟味除了因发酵不彻底而残留的甜味、腻厚味外,还有酵母代谢产物的双乙酰、乙醛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氢、硫醇等物质。

乙偶姻的阈值,文献上报道的数值各不相同,低的3mg/L,高的10~50mg/L,都可以引起突出的不愉快的苦味,并有郁闷的窖霉气味。乙醛的阈值为20~25mg/L。超阈值时,可产生酸得使人恶心的郁闷的气味。二甲基硫阈值为50μg/L,硫化氢的阈值为5~10μg/L,二甲基硫产生一种煮熟了的洋葱似的味,硫化氢是一种郁闷味,含量高时呈现臭鸡蛋味。

上述物质历来被称为生酒味物质,是发酵不彻底的产物,旺盛的发酵可以减少这些物质,CO2洗涤也可去掉大部分生酒味物质。

7.苯酚味 (药水味)

是由卫生设备使用的洗涤剂,杀菌剂的残留而生成的异味,含氯和含碘化合物的阈值非常低,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氢氧化钠或硫酸系列药物,在500μg/g 的含量也能明显感觉到。

另外,酿造用水含苯酚,或从涂料中溶出这类物质,也会出现药味或碘味,酚与氯化合成氯苯酚,则口味更明显,苯酚的口味界限值为1mg/L,而氯苯酚口味界限值很低,0.001mg/L 便可感觉到。

啤酒出现苯酚味,一般有三方面原因:

①污染了短杆菌或野生酵母,将发酵液中的酚类物质转化成风味酚类;

②酿造用水中含苯酚高或硝酸盐含量高;

③发酵罐涂料的外来异味侵入。

8.不适合的苦味 (后苦、粗苦)

啤酒的正常苦味只能来源于酒花,如果酒花不受氧化,麦汁煮沸时pH低,α-酸的异构化较弱,发酵时异α-酸析出量多,一般说来,啤酒的苦味比较柔和,如果酿造用水碳酸盐硬度高,酒花存放时间长,添加方式不尽合理,就会使啤酒产生深和粗糙的苦味,称为粗苦。有的啤酒饮后在口腔内有黏着性的苦味,称为后苦味。

另有其他一些物质也会给啤酒带来不适口的苦味,如多酚含量太高,会使啤酒带有生硬的粗苦;少数醇类物质如色醇和酪醇含量高,会引起严重的后苦味,酵母自溶产生氨基酸,超过阈值会显示出酵母苦,酒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会产生粗糙的苦涩味;啤酒氧化后,苦味变得更粗糙。

9.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味

在麦汁和啤酒发酵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侵染和繁殖,其代谢产物将直接进入啤酒,并导致各种异味的产生。

①藻属类细菌的污染,常产生一种芹菜味感,并且这种风味很难除去和掩盖

②野生酵母污染酒,经常使酒产生一种特殊的香味和暴苦,同时还使酒变混浊。巴斯德毕氏酵母会产生胆汁似的苦味,产膜酵母会引起特殊的酯味和臭。

③双乙酰味是由乳酸杆菌、啤酒八联球菌、四联球菌、足球菌污染而引起。

④霉味。啤酒的霉味来源于青霉菌类。郁闷的窖子味是由毛霉、窖霉厚皮菌、酸腐卵胞莓等引起。

⑤二甲基硫化物味。是由污染麦汁而生成的。

⑥苯酚味。

⑦硫化氢味。

⑧酯味。啤酒污染生成。

⑨乙醛味。主要在上面发酵啤酒中生成。

⑩杀菌味。巴氏杀菌后会引起啤酒口味变化,杀菌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其作用越强。在恰好能达到酵母死亡效果下,尽可能地采取低温、短时间的操作法杀菌后放置时间越长,氧化越重,也会增强这一不良口味。

⑪腻厚味。高级醇含量太高,超过50mg/L,以及残余物太多,糊精太多,都会引起腻厚感。

10.腥味

啤酒的腥味除特殊外来腥味物质侵入外,一般表现为铁腥味,来源于两方面:酿造用水含铁量高,带入啤酒铁离子多;另外,啤酒与铁制容器、铁管道接触,容易产生铁腥味。

11.甜味

啤酒发酵度低或由于酶的原因,啤酒中残留较多的糖,会使啤酒出现甜味。

12.硫味

啤酒的硫味主要来自啤酒中的硫化氢、二甲基硫等含硫化合物。硫化氯有似臭鸡蛋味,二甲基硫 (DMS) 有似洋葱的怪味。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