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河酒店一期批后公布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生宿舍项目批后公布
廊坊市珍圭谷科技有限公司AR/VR全息影像研发及生产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批前公示
2023年主要工作任务
全力推动临空经济区带动中部县(区)跨越发展。
联合大兴片区共同实施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建设国际临空、数字临空、零碳临空,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百亿产业新集群,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占比50%以上。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签约临空指向性强、航空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150个以上,落地重点产业项目20个以上;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打好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建设攻坚战。抓住大兴机场国际货运航班复航的有利契机,构建货运接驳体系,吸引国际快递行业领军企业加快布局,引进知名跨境电商企业30家以上,临空经济区国际商贸物流CBD落地区域总部项目10家以上。打好重大工程建设攻坚战。高质量高效率建成临空会展中心、临空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城市功能均衡合理布局和城市形态深化完善,构建开放式“中国数字新城”。打好零碳发展攻坚战。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氢能转化、多能互补、绿电交易等综合新能源,申报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打造绿色零碳园区新典范。
廊坊临空经济区情况
空间布局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地带,北京中轴线最南端,距北京中心城区46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区80公里,距雄安新区55公里,规划面积150平方平方公里,其中廊坊区域100平方公里,包括航空物流区和科技创新区两个区域,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聚焦打造航空物流、科技创新、服务保障、高端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机场片区(含综保区)位于航空物流区内,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廊坊10平方公里);综合保税区内保税功能区3.513平方公里(廊坊1.757平方公里),口岸功能区0.834平方公里(位于机场红线内)。廊坊临空经济区建设用地46.8平方公里,其中产业用地21.9平方公里,占比46.8%;公共服务、市政设施及绿化用地19.2平方公里,占比41.1%;居住用地5.7平方公里,占比12.1%。
发展定位
紧紧依托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的重大机遇,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全面建设开放创新、人才汇聚、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世界一流航空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建设目标
围绕目标定位,聚焦高端高新、集群集约发展,统筹规划科研创新区、高端产业制造区、航空服务功能区三大功能区,构建高质量产业链和创新链。
科研创新区,以北部的科创基地为主要载体,同时辅以孵化器,南部则以产业组团为单位形成产业研发创新和中试的布局,同时在专业会展中心打造创新成果体验展示中心。
高端产业制造区,主要布局在南部,重点发展航空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制造业,同时北部的物流服务片区对高端制造形成全球供应链配套支撑。
航空服务功能区,主要布局在北部,围绕机场形成航空维修保障产业,围绕保税区形成航空保税仓储物流服务,并依托空港形成临空总部基地和相关产业及生活人员的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业。
到2025年:建成直接为大兴国际机场服务的交通运输、综合保税、口岸物流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机场服务保障功能基本到位,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初步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形象初步显现,常住人口约16.7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2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航空关联产业收入占比超过5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路网密度达到8-10公里/平方公里,绿色出行比例超过75%,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经济社会稳定、产业高端、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现代化、绿色临空经济区。
到2035年:常住人口约28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46.8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航空关联产业收入占比超过6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形成航空物流区“一廊两带”、科技创新区“一园四带”的空间格局,建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国际一流,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聚集,现代产业体系成熟,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开放型临空经济区,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
发布时间:202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