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餐饮收入24329亿元,增长21.4%。随着口罩时代的结束,各行各业似乎都在快速的复苏,尤其服务业,复苏趋势迅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企查查数据显示,按照统计口径为“餐饮业”查询,2023年上半年,全国餐饮业累计新注册量达166.9万家,同比增长25.5%;当统计口径调整为“餐饮”,上半年全国餐饮累计新注册量则为202.2万家(或存在部分含有“餐饮”关键词的食品、零售等相关企业)。淄博烧烤上半年走红爆火后,再次把烧烤品类推到市场前端。数据显示,上半年烧烤相关企业新注册数量达到7万家,同比增长35.4%;上半年火锅相关企业新注册数量为3.2万家,同比增长为35.4%。新注册的餐饮企业增长迅猛,关店潮也随之而来,上半年倒闭的餐饮企业达37.3万家。其中奶茶店8万家,快餐小吃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像盎司蛋糕、克里斯汀、牛角村、虎头局、墨茉点心局、许留山、贤合庄等知名餐饮都破产停业。企业注册的增长规模大于餐饮收入的增长,从到外就餐的人群并没有大幅增长的同时,势必分薄各餐饮企业的营收。
从开年的春节到五一,当所有人几乎都以为2023年餐饮业会越来越火,餐饮经营要更上一层时,现实却给大家当头浇上了一盆冷水。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个人所得税5384亿元,同比下降2.4%。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平均收入并没有大幅的增长。钱包收紧,大家的消费意愿自然不会升高。供过于求!可以预见,下半年,餐饮品牌都必须要在存量市场里面抢饭碗。
餐饮品牌想要实现利润的稳定,需要对产品、服务、门店、品牌、战略全方位进行综合考量。那从薪酬绩效的角度如何去稳住餐饮的基本盘,助力企业做好产品、服务、门店的管理和提升呢?
近期我们服务了一家餐饮企业,营业时间为夜宵时段,下午17:00-3:00.和我们上面反馈的大趋势一样,5月份之后,营业额在6、7月份呈现的态势不尽如人意。除了营业额下滑带来的压力,由于业态的特殊属性,员工需要熬夜,基层员工的流动性大。随之而来的是门店的服务和产品稳定性会受到影响。如何强化员工的经营意识和维持门店持续稳定的QSC输出是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2天的门店调研发现,企业门店的管理标准很完善,数据整理也很全面。但是落实到门店,员工的执行力一般,且基于企业提供的数据,门店管理层并没有做好门店的经营分析,找到好的突破点,并在门店进行相应的调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当员工刚熟练掌握技能的时候,结果离职了。同时我们也和多家当地的餐饮企业的老板进行了沟通,发现员工的频繁离职,并以加工资为“要挟”导致整个市场的员工工资偏高,但是员工的整体能力水平与薪资不匹配,整个当地的餐饮管理水平是偏弱的。
如何去稳住员工,减少员工的流失。从而全面提升门店的QSC的基础管理,这个时候合理的薪酬激励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企业的现状,从平衡计分卡所涉及的四个维度。通过以设计的KSF方案为牵引,带着门店及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进行了门店管理的全面梳理。针对目前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将其设计成可量化的经营性指标,作为门店管理的关键抓手。
比如门店的折扣优免的力度很大,但是营业额的变化不明显,我们要思考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考虑花出的每一笔费用是否带来了相应的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比如营业额的提升,门店新增客流的提升,顾客满意度的提升等,如果这些方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我们的管理者要及时进行调整。现在很多的餐饮乱象,其实对于整个餐饮市场来讲是不利的。比如某音上面的超低价的套餐,价格很低,因为大家都在做,很多企业不得已,也参与其中。但是企业为了不亏本,可能会降低对食材品质的要求,可能减少食材的用量等,这一些都是在牺牲顾客的体验,也是在消耗顾客对于餐饮的信任。我们更提倡的不是价格战,而是性价比,让顾客吃到好食材,有好的用餐感受,给顾客创造更多的附加值。
对于门店的员工,我们采用PPV产值计件的方式,多劳多得。迎宾岗与进店消费的顾客数量有关,进店顾客越多,薪资越高。伙伴的状态会有根本的改变,会更加的主动积极的邀请顾客进店用餐。其他岗位也是同样的操作,将与岗位直接相关的工作内容进行量化计件。同时也有相应的联动指标,在关注“量”的同时,要关注产品的品质及顾客感受。完全将之前的被动接受顾客进店,一到周末愁眉苦脸,抱怨太忙太累。到现在积极服务顾客,做好客情维护,期待顾客的光临。员工的状态变化明显,既打破了固定薪酬,吃大锅饭的局面,同时也帮助企业实现了营业额的提升,员工状态的改变及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实现了多方共赢。
下一阶段我们将帮助企业设计合伙人方案,让80%的员工都能够成为企业的合伙人,真正实现让员工从打工者到经营者的角色转变。帮助企业做大营业额,提升利润,同时帮助更多员工实现高收入。

课程推荐《盈利系统》


咨询服务
小莹老师:18915543299(微信同号)
文华老师:15266375326(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