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白酒史话

作者:本站编辑      2023-10-05 13:55:49     16

自古以来白酒并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喜欢喝的酒,在历史上它的接受程度一直是很低的,而且白酒还不是我们的原创酒。那有人该说了:我身边多少人天天喝白酒,这个一顿八两那个一顿半斤,中国人怎么会不爱喝白酒呢?


刨除应酬不说,那些真正的酒腻子,他们真的是喜欢喝白酒吗?他们只不过是离不开酒精,只有白酒的度数够高,他们喝了才过瘾,这跟酒好不好喝没有任何关系。你听明白这里边的逻辑关系了吗?

我说的白酒呢,是超过30度以上的高度白酒,因为生产高度白酒是需要提纯的,这个技术是阿拉伯人发明的,13世纪由蒙古人传入中原地区。当时呢蒙古人最爱喝白酒,像窝阔台、无成宗铁木耳、元武宗海山这些都是酷爱白酒,整天醉醺醺的畅饮,结果呢?最后都喝死了。窝阔台要不是死那么早,旭烈兀半路收兵回去抢汗位,那蒙古人都可能看见金字塔了,世界的历史就有可能改写了。

但是白酒在中原地区一直就没有流行起来,因为当时的汉族人不太喜欢这个味道,太辛辣,口感又不柔和。那么中华民族历史上喝什么酒呢?其实是水果酒和米酒。

水果酒和米酒都是自然发酵的低度酒,黄酒也算米酒的一种,度数最高也就20多度,喝起来比较柔和,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咱们都不用翻什么史书,就看四大名著,水浒传里的武松一进酒馆叫喊:“小二,筛一碗酒来!”为什么是筛一碗酒?是因为酒缸里的酒上面还飘着米粒呢,所以才要筛。米酒度数不高,他才能喝18碗,还能上景阳冈打虎,这要是换二锅头你试试?那就真的是三碗不过岗了。


元朝灭亡之后呢白酒虽然留在了中原地区,可在明清时期我们基本都不喝白酒,还是喝黄酒。红楼梦里边薛宝钗教贾宝玉怎么喝酒,需要烫一下方不伤脾胃,这就是黄酒的喝法,白酒不用,喝下去就是一股火,心肝脾胃肾都给你点着了。


到了清末和民国时期,虽然我们引进了啤酒啊、葡萄酒啊、威士忌啊这些外国酒,但是黄酒还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喜欢喝的酒,白酒是一直上不了台面的。哪又有人问了:你有什么证据?你看你把中学语文全都忘了。

孔乙己呀排出九文大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这不就是在喝黄酒吗?到那时候白酒来中国已经600多年了,可老百姓但凡有俩钱都不喝的。你想连孔乙己这样的都不喝,只有最底层的苦力挑夫,只能拿出一文大钱的人他才会喝,因为那是迫不得已,因为白酒是最便宜的。

到49年之后呢白酒翻身了,因为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了嘛,白酒从最后一名直接来到第一的位置,而且老大的位置稳如泰山,谁也动不了。在现如今的商务招待以及更高级的场合,供应的都是著名白酒,上行下效,白酒才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流酒精饮品。至于好喝不好喝,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我是不爱喝白酒。

用微信“扫一扫”(或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轻松加入“上海农场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收听农场人有趣的故事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