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将于10月8日开幕。连续18年举办的“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已成为常州市与国内外经贸、科技、产业、人才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及特色品牌。
18年来,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外商投资法人企业在常深耕发展,全市利用外资保持高位平稳运行;年对外贸易达到485亿美元,600多家常州企业走向全球开展国际化经营。18年来,累计超过380个重大项目在历届洽谈会开幕式上进行签约,1500多个项目在洽谈会期间实现开工、竣工或投产,共有6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常州市累计投资121个项目。
据介绍,第19届中国常州科技经贸洽谈会,将以“聚能成势新高地 开放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用一个月的时间,举办一系列主题和专题活动,出台一项项政策举措,打造一个个热点话题,不断掀起招引重大项目、扩大开放合作的新高潮,让今年的金秋时节成为真正的收获季节。
突出全要素招商引资
本届洽谈会,将聚焦重大项目不放松,着力搭建全要素招商平台,全力推进一批项目签约落户、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洽谈会开幕式上将进行多种类型的重大项目签约。第一类是重大产业类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总投资近400亿元,其中包括一个百亿项目。第二类是基金项目,将发布总规模50亿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发、储、送、用”各环节,充分发挥股权投资促进产业强链建圈的积极作用,助力常州市新能源之都建设。第三类是高校合作项目,常州市人民政府将与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一批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资源的协同与集成,实现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同时,洽谈会期间,还将出台《“龙城英才计划”2023升级版》,瞄准重点人才加码支持,完善“普惠+专项”的人才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公寓建设管理,打响常州重才、爱才、敬才、惜才的服务品牌。
突出高质量产业对接
近年来,常州市始终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紧紧围绕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质量兴市发展战略,坚持不懈推进产业招商,着力打造国际化智造名城。本届洽谈会期间,将积极开展高质量产业对接,举办10场签约、开竣工活动,以及14场专题推介活动,大力吸引和集聚优质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能源大会、先进负极材料创新论坛;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工程应用研讨会;围绕对标德国的对话德国活动;围绕海外人才的创新创业洽谈会;围绕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高峰对话;围绕“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的对接会,等等。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常州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很多有实力的本土企业纷纷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展示风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全市累计境外投资项目800多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超90亿美元。为此,倾力开发了常州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旨在汇集全球资源,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过程信息化服务,帮助企业了解政策、办理业务、防范风险。该平台也将在本届洽谈会开幕式上正式上线。
突出文商旅融合发展
文商旅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城市开放繁荣的软实力。近年来,常州市充分挖掘商业价值,全力促进乐园经济、首店经济、品牌经济、夜间经济繁荣发展,加快建设“两湖”创新区文商旅融合发展新高地,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范、常州味、烟火气的时尚消费中心城市。本届洽谈会开幕式上,将集中展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等一批文旅重点项目。中秋国庆期间,市将发放300万元覆盖商超、综合体、餐饮、家电家居等领域的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以及200万元涵盖景区门票、演出演艺、文创特产等的节日大礼包,推出中华恐龙园“艾琳世界带装破境”、淹城春秋乐园“穿月光影秀·国风聊斋节”、潮流艺术周、第七届太湖湾音乐节等500余场文旅活动,让广大市民和客商朋友乐享“色、香、味”俱全的文商旅盛宴。同时还将举办中华节气菜大会暨首届江南美食节,依托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开展老字号推广活动,以文化为引,以美食为媒,聚发展之力,擦亮常州“江南美食之都”城市品牌。
突出国际化宣传展示
多年来,常州市不断提升国际化功能,着力打造公开、透明、可预期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常州正以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元素拥抱海内外客商。本次开幕式上,将有300多名海内外的客商集聚常州,包括已在全市投资或有潜在投资意向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知名企业高管,境内外知名商协会、投资咨询机构、金融投资机构、外资银行代表,境内外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驻华使领馆、境外友好人士和乡贤人士代表等等。今年以来,60多位跨国公司CEO到访常州,成为常州营商环境的最佳“代言人”和“推介官”,开幕式上将对“全球CEO常州行”进行集中展示,还将为部分国家的外籍友人颁发“常州市荣誉市民”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