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酱香拿铁

酒也是一味中药
酒,大家都认识,但是很少人知道,它其实也是一味中药。传统中医认为,酒有通血脉,温肠胃,御风寒的功效。
酒性温,味辛而苦甘,温能祛寒,辛能发散,所以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


通常,米酒和黄酒均可用作中药,北方多用黄酒,南方多用米酒。
/////
酒可做药引
酒具有引药上行、增强疗效、矫味矫臭的作用,酒制有利于生物碱等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加疗效,如用酒炮制的黄芩、黄连、黄柏等可引药入上焦,起到清上焦肺热、头目之火和四肢肤表之湿热的作用。


/////
历史中药酒之用
现存最早的方书——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以药与酒结合治病的记载,帛书内记载的药酒方多达40余首,开创了酒与药结合治病的先例。
史书上关于酒的记载也并不少见,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东晋南北朝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七》中也有关于菊花酒的记载,“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无论是青梅酒还是菊花酒,这两种酒的做法并不难,也很适合先当下的季节品尝,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青梅酒
取青梅150克,杏仁10克,同米酒(或黄酒)500毫升,一同装酒瓶中,密封浸泡30天,取酒饮服。
青梅酒具有生津止咳,敛肺涩肠的功效,可以治疗痢疾,腹泻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青梅酒味酸,胃酸过多,外感咳嗽者不适合服用。
菊花酒
取枸杞子500克,新鲜菊花20克(秋天可增加至40g,更适合南方的宝宝们),7.5公斤糯米和250克酒曲。将糯米浸泡一夜后沥干蒸熟,待米微温时拌入酒曲,再加凉水将米搅散,密封入瓮中数日,再将新鲜菊花,干枸杞放入酿好的米酒中,静候一晚上即可。
此酒有滋肾强精,补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虚劳精损,头晕目暗,腰膝酸软的症状。
/////
以上泡酒方法仅供参考
应用药酒需辨证
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温馨提醒:
有肝肾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慢性病不宜饮酒
孕妇及未成年人禁止饮酒
美酒虽好
切记不要贪杯

我们与你
从中医角度关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