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再好的葡萄酒遭了这些罪,不死也要残!

作者:本站编辑      2022-12-30 08:01:38     50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前一阵子,有一瓶生无可恋、感觉身体被掏空的葡萄酒前来咨询,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轰轰烈烈、别出心裁的死去。

 

“只要不是被喝死的,怎么死都可以。” 它说。

 

劝导无果后,本着对个人选择的尊重,我们翻出了这本《葡萄酒死亡终极指南》,这份指南详尽记录了葡萄酒死亡的所有经典案例。

被酿酒师“作死的” 

得罪酿酒师,可以实现装瓶前死亡。

比如:二氧化硫加太多,一股樟脑丸和火柴味儿;不打扫卫生,酒窖不干净导致滋生酒香酵母(Brett),一股牲畜味儿;酿造过程中氧气没控制好醋化了,闻起来醋味浓浓...... 这些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断了酒的销路,让一瓶酒死在襁褓里。

二次发酵“气死的” 

作为一瓶本来不应该有气泡/不应该发生二次发酵的葡萄酒,如果被发现在瓶里“(美)滋滋地”冒泡,那就离被抛弃和死亡不远了,尤其是一些甜型葡萄酒。

实现这个死亡也需要酿酒师的帮助——不太干净的装瓶生产线或者不足量的二氧化硫,让微生物有机可乘。

被毒死的

我们时常会提起的“软木塞缺陷”,是葡萄酒从内部被谋杀的一种方式。受到橡木塞污染的葡萄酒会产生一种叫三氯苯甲醚(TCA)的刺激性物质,这种物质虽然无害健康,但是会导致葡萄酒——果味流失,失去平衡,出现发霉的湿纸板和臭拖把味儿。

热死的

这个很简单,只要在包邮区盛夏的街上站一会儿就行了,很快就会被煮熟。

不靠谱的装卸货、邮寄、和储存都可以成功的让一瓶清新优雅的葡萄酒变成炖熟的水果汤羹/罐头/果酱,可谓是最季节性的死法。

撑死的

这种死法是“被热死的临床医学表现”,因为太热,酒瓶中的空气膨胀产生张力,瓶塞被顶起(可能不是像开香槟那样浮夸的一声“砰”,而是缓缓地一点一点凸出),氧气成功进入酒瓶,酒在氧化中“慢慢死去”,有时还伴随着几滴“漏液”的眼泪。

见光死

在天气没有那么热的时候,成功的利用紫外线这种放射性光线,也可以创造出酒死的绝佳条件。

尤其是对白葡萄酒来说,去阳台、窗边这些强光高发的危险区域,可以把自己芬芳新鲜的美好肉体逐渐变成一滩带着潮纸盒和湿羊毛味儿的液体。

冻死的

错过了夏天,我们还有冬天。在东北零下20多度的大街上放一放,葡萄酒该有的香气都封闭了,口感更显干涩单薄,还有可能直接冻成大冰棍儿。另外,如在发酵时温度过低,也会造成发酵的不稳定,以及单宁等物质提取的不完全。

 

老死的

生产好的新鲜葡萄酒,放在那里许久许久无人问津。于是这瓶酒被时光和氧气尽情地肆虐!颜色从漂亮的紫红色慢慢地氧化称为石榴红色甚至红茶色,新鲜的果味一层一层流失,最终消失殆尽,硬朗的骨架也在时光的摧残下分崩离析,如同一位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

臭死的

有奇怪喝酒癖好的人也是专业的葡萄酒杀手(比如洋葱泡酒的忠实粉丝)。生来清雅馨香的葡萄酒怎么能受得了泡洋葱浴。它的一生如此短暂,三个字就能概括 —— 生,泡,卒。

丑死的

包装太丑,爱美心切,羞愤而死。

摔死的

想死的直接一点嘛?那还有一个最简单可行的方法 —— 啪!

- THE END -


  往期回顾  

没有分级可就埋没了不少珍藏好酒,西班牙葡萄酒的成名之路

99%的中国人都没听过这些葡萄品种,你是那1%吗?

别说你只知道杜罗河,葡萄牙的这条河流同样养育了一个明星葡萄酒产区



每一个「在看」

我都当成喜欢?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