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背景
塔斯汀2012年起家于江西汉堡店,2017年转型做汉堡+披萨,但品牌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状态, 2020年定位中国汉堡,企业开始崛起。
品牌策略
侧翼国际巨头,成为行业黑马
塔斯汀策略与日本“山崎”打法类似,核心是通过“舶来品本土化”““对汉堡行业发起侧翼战。通过洞察到汉堡都是外国的,同时结合中国消费者“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心智认知,开创中国汉堡品类,把市面上的汉堡定义成“洋汉堡”打在汉堡行业的对立面。
侧翼战是商战的战略方法之一:核心是通过打造品牌全方位差异化核心竞争优势(战略、战术、产品、价格、渠道、推广),避免与行业领导者或行业巨头正面竞争。
侧翼战3大原则:
1.最佳的侧翼战是在无争地带展开
2.战术奇袭是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环节
3.追击与进攻同等重要
战略配称
围绕中国汉堡配称战术动作,形成完整的闭环
塔斯汀-中国汉堡
中国的口味
中国的工艺
中国的原料
中国风的包装
中国风的门店
....
4P策略
4P与国外汉堡巨头形成差异化竞争
产品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
推广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
产品主推北京烤鸭、火爆辣子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与市面上汉堡形成差异。
价格差异化
抢占汉堡赛道中间空白价格带,与商业巨头形成价格差异。
定价优势:
1、定价比麦当劳肯德基便宜,比华莱士略贵,
2、带利润空间足够大,为企业后期快速发展带来足够的资金。
3、进可攻退可守。对比麦当劳肯德基非常具有性价比 对比华莱士又不显贵。
渠道差异化
麦肯核心渠道在一二线商圈,以大店为主,塔斯汀则主攻三四线城市社区店,以小店为主, 与麦肯形成渠道差异。
门店策略相对合理:小店运营成本低、加盟门槛低。可以快速复制拓展,快速形成规模,从而降低总成本,建立品牌壁垒。
推广差异化
围绕中国汉堡,对外传播,占据中国汉堡认知。
总结:塔斯汀是一个可圈可点的侧翼战案例
策略上:定位中国汉堡,与市面的汉堡品牌形成差异。
产品上:主推北京烤鸭、火爆辣子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与市面上汉堡形成差异。
价格上:抢占汉堡赛道中间空白价格带,与商业巨头形成价格差异。
渠道上:主攻三四线城市社区店,以小店为主, 与麦肯形成渠道差异。
营销上:“就是中国胃、就是中国堡”、“中国汉堡、现烤堡胚”给出中国汉堡独特的购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