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中秋节快到了,网购红酒需谨慎,找专业人员更靠谱!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28 11:21:17     16

近日,某平台上的商家,被爆售卖假洋酒事件登上了热搜,消费者在店铺“祺洛夜场酒水商行”买到疑似假酒,饮用后倍感不适,经苏州警方侦查后确认系假酒。

对于此次事件,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大家似乎对于此次事件并不惊讶,甚至有些评论开始针对消费者,认为消费者“贪图便宜,买到假货也属正常。”

从购物网站出现在大众面前到现在,拥有如此多的用户,靠的就是价格优势,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假货的问题自然无法完全监控。

假货一直都是电商行业的顽疾,电商平台给商家提供虚拟的交易平台,但无法在商品的质量上做到全程把控,这也是为什么假货在电商行业横行的原因之一。

虽然造假事件根源在无良商家,但是电商平台作为商家交易的销售空间,也是难辞其咎。虽然无法做到全面监管,但是却可以从制度上进行约束,以吊销执照、索要赔偿等等为条件,起到警示商家的作用。

商家造假是规则意识缺失的体现,为了牟取暴利,完全不顾消费者的权益,无视法律的规定,知法犯法。酒类的造假,特别是涉及到酒的生产加工造假,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更是触犯了道德底线,尽管如此,一些商家仍然顶着被法律、被平台处罚的风险,昧着良心,赚取高额利润。在金钱面前,似乎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无关紧要。

《刑法》对于造假有明确的规定,包括罚金和刑事责任的追究。对于食品造假,《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销售金额达到二十万以上才会追究刑事责任,判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者,判处无期徒刑。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很容易被价格所迷惑。购买到假的红酒,我们不应该将其简单地归结到贪图便宜,而是应该有所反思,分析他们购买假酒背后更加深层次的原因。

假货的问题不仅仅是一家电商平台的问题,我们应该正视此类问题,反思问题背后存在的原因,国家层面监管力度够大吗?电商平台惩罚管控够严厉吗?消费者够理智吗?商家对规则够遵守吗?种种问题都可能是假货滋生的导火索,打假行动仍在进行,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