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FULSUMMER
"啤酒+"
国际化 专业化 市场化


近日,由共同体牵头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服装学院创作的《35度九》啤酒文化时装秀、《西西与海》全国首批时尚音乐剧两部作品在青岛金沙滩啤酒城啤酒文化博物馆前盛大发布,这是服装学院与青岛国际啤酒节主办方黄发集团创新拓展“啤酒+”运营模式,与共同体成员单位山东智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配合和协作,进行知识共建,提高工作效率,积极推进高等院校创新成果转化,共同推出的文旅力作。

本次产学研时尚创作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董占军担任学术总主持,服装学院院长李杰担任主创导演,舞蹈专业教研室主任尹珂,马婧担任舞蹈编导,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宋鲁,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志刚,青岛微电影协会会长梁晓栋、文创共同体共建项目“山东数字艺术科技馆虚拟仿真呈现”负责人蒋宝柱担任编剧,服装表演专业青年教师刘欢、苏可欣联袂进行时装展示,共同体成员单位山东智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借助数字科技,在舞台搭建、灯光等活动场景中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用数字艺术助力青岛啤酒节品牌提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十度九
SUMMER
Have a Colorful Summer
青岛国际啤酒节始创于1991年,是融旅游、文化、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国家级大型节庆活动,创办33年来,青岛国际啤酒节已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啤酒盛会,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随着大众消费者对时尚、文旅、夜经济的需求不断增长,青岛国际啤酒节也正从一场简单的“啤酒狂欢”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文化IP”升级发展。


在《三十度九》创作过程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时尚创意团队秉承“设计创新、文化传承”的设计理念,以“国际、青春、时尚、开放”为主题,将海洋文化融入到设计中,将海洋元素与现代妆扮、服装、配饰工艺相结合,在传统工艺中融合现代技术手段,探索了产教融合新方向,两部作品依托《传统服饰专题创新设计》《舞蹈编导》《抠像艺术》等跨专业课程,集合学校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表演、舞蹈表演、影视制作、视觉传达等优秀资源与创意进行专业交叉融合,守正创新诠释了中国特色时尚文化。

《35度九》时装秀分为传统化新、潮流时装、海洋比基尼、啤酒华服4个版块,共发布55套时装作品。“35度九”概念提出者李杰表示:“北纬36-37度是世界时尚产业的集中带,青岛国际啤酒节时装秀必将助推北纬35.9的西海岸成为时尚新地标。其中九套啤酒华服受到了观众以及主办方、啤酒品牌的极大认可。”
7月15日晚,以“35度九”为主题的啤酒文化时装秀在金沙滩啤酒城啤酒文化博物馆前震撼来袭。
三十度九
西西与海
SUMMER
Have a Colorful Summer


《西西与海》是继“35度九”啤酒文化时装秀后,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与同体成员单位山东智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又一文旅力作。时尚音乐剧《西西与海》剧情故事发生在青岛国际啤酒节的沙滩边,一位啤酒厂的工作人员“大海”在一次偶然中遇到了美丽的啤酒女神“西西”,并且与其并肩感化了因人类肆意破坏了生态环境而决定终结人世间欢声笑语的女巫,用音乐和舞蹈传递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以及让自然更加美好的主旨。

《西西与海》时尚音乐剧中女巫和海妖的服装为可持续性设计,为演出增添了很多的趣味性,充分彰显节约环保的理念。剧中仙女的服装颜色来自海洋的时尚流行色,同时叠加了时尚元素,整体围绕大海和西海岸新区特色来打造,现场表演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专业舞蹈团队担纲完成。

《西西与海》剧情呼应金沙滩啤酒城“一湾倾心·爱情海湾”雕塑,融合爱情与时尚,营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艺术氛围。时尚音乐剧整个设计过程使用了大量数字化手段,由山东智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借助数字科技,在舞台搭建、灯光等活动场景中应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国际、青春、时尚、开放”为主题。如数字化设计、3d建模打印技术、3d舞台设计与呈现,并通过现场直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技术将啤酒文化进行广泛传播,大大提高了啤酒文化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此次项目活动依托青岛国际啤酒节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平台,促进了校企合作、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服装学院产教融合成果落地,同时也为时尚人才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在文创共同体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上形成高效共生,为共同构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高地谱出新篇章。
供稿单位:山东智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单位)
编审:文创CEO团队
复审:王延羽
终审: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