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酱酒大受欢迎,许多新的酱酒品牌纷纷涌现,行业蓬勃发展。然而,由于酱酒行业的兴起时间不长,各种行业规范还不完善,导致问题频繁出现,乱象丛生。
你是否了解酱酒市场中常见的乱象呢?
“酒越陈越香”这一观念的流行,近年来老酒和年份酒的概念持续升温,许多酒企推出各种“年份酒”作为品牌的高端形象代表。在酱酒行业,各种“X年份酒”层出不穷。然而,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白酒行业对于年份酒存在着争议,一些酒企会随意往刚酿出的白酒中滴入几滴陈年老酒,然后标上多少年的年份酒,这种做法并不罕见。
在酱酒行业,存在一类被称为“三无产品”的白酒,它们是由小作坊酿造的,外包装上用旧的牛皮纸包裹,并随意标注“15年洞藏”、“30年陈酿”等字样,然后冒充年份酒销售。年份酒已经成为各种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扫码价是指扫描二维码后显示的价格,一般表示产品的建议零售价,实际成交价与扫码价之间通常不会相差太多。为了让经销商获利,以及方便代理商开展活动,酱酒市场普遍存在着扫码价虚高的问题,许多人甚至利用扫码价囤货抵债。
茅台镇白酒经销商表示:“扫码价并没有实际意义,你可以标上任何价格。”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只需找人制作一个带有扫码价信息的二维码,然后将二维码印刷在包装盒上即可。
准确来说,扫码价只是商家营销手段之一,通过提高扫码价格赋予商品虚高的价值。这种行为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消费者。
1988年,贵州茅台酒厂注册申请了“赖茅”商标并获得了注册许可,享有该商标的专用权。然而,2005年3月16日,茅台酒厂因连续三年未使用该商标而被商标局撤销了“赖茅”商标,从此开启了“赖茅”品牌众多的时代。市场上各种“赖茅酒”纷纷涌现,不管品质如何,只要是酒企都可以生产。
在酱酒中,最热门的品牌非茅台莫属,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推动了整个酱酒行业的发展。茅台的火爆使许多不知名的酒厂看到商机,于是起名都带上“茅台镇XX酱酒”,这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酱酒命名方式。
此外,上网一搜,带有“台”字的酱酒品牌也数不胜数。例如:华台、汉台、恩台、明将台、氿台、匡台、禹台、博台等等。
与带有“酱”字的名字同样多如牛毛,基本上都是以“XX酱”命名,令人眼花缭乱。这主要得益于酱酒品类的热门发展,大家都希望凸显酱酒的特点,直接在名字中加入“酱”更加直接明了。
茅台1935年的热销,再加上该年份的历史背景,因此许多品牌开始效仿,推出含有“1935”的商标或者品名的酱酒产品,数量众多。
仁怀1935、多彩贵州1935、红军渡1935、红赤渡1935、成义烧坊1935、潭酒1935、红四渡1935、金沙古酒1935、东泰遵义1935、黔北魂遵义1935、赖世家1935年、中盛1935、国酱1935、酱香领袖1935、黔朝1935等等。
酱酒市场的兴盛必然吸引了大量的贴牌商,因此会出现许多类似的产品。无论是嫡系还是非嫡系的产品,很难辨别,甚至连厂家自己也分不清产品系列,于是厂家不得不削减了许多贴牌产品。
茅台系:
习酒系:
国台系:
以上情况不限于茅台系列习酒系列国台系列很多其他酱香品牌都出现象。
劣质酱香酒主要指的是两种情况:一是仿冒茅台酒的酱香酒,二是茅台镇大量出售次品酱香酒。
坤沙、碎沙、翻沙、串沙是对酱酒进行分级的方式,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市场上总有不良商家,将串沙、碎沙级别的酒冒充为坤沙级别的酒来销售。由于大多数消费者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品味出其中的差异,这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酱酒的形象。有些酱酒宣传称为五年坤沙酒,厂家价格仅为19.9元/瓶。据专家分析,要酿造一斤坤沙酒需要5斤粮食,而这个零售价连原材料成本都无法覆盖,所以怎么可能买到一瓶真正的坤沙酒呢?更有甚者,有些商家将碎沙级别的酒以坤沙酒的价格销售,这更加不公平,几十元的酒却能卖到几百元。
这些品牌对消费者缺乏敬畏之心,只顾眼前利益。
一个人或物品的爆红必然会带来许多问题和争议……
酱酒的发展速度过快,让许多唯利是图之人有机可乘。
目前,酱酒市场也正在经历大规模调整,行业标准日益规范,酱酒的发展也逐渐从无序转向有序。
本文内容和图片收集转载至公开渠道以及用户投稿,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理解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