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葡萄酒文化系列:酒与茶,诗情与禅意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22 12:56:03     28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茶与酒,诗情与禅意》

酒有诗情,茶有禅意。酒与茶 ,是诗情与禅意的交织。

撰文:白皋



茶与酒 和而不同 多元一体

酒与诗

2016年,一位诗词爱好者以“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为题在网上征集续诗,出乎意料的是,短短几天里就收到了上万网友的续诗,网络上转发、评论数以百万,成为当时网络文学的一道风景线。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简卢陟》: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滨。涧树含朝雨,山鸟弄馀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发起者把“一瓢酒”改成了“一壶酒”,一字之差,多了一点精致,少了一点豪气。从韦应物当时的境况和心态来看,“一瓢酒”比“一壶酒”更加切贴。写这首诗时,落魄的韦应物流落于山野,所以他前两句才会写到涧树、山鸡等景物,既是在山间,用木瓢轻轻舀上一瓢酒才是应景的。“一瓢酒”的说法,出自《论语·雍也》中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韦应物在此借山野的一瓢酒抒写自己与先贤一样的高洁情怀。
当然,也不是“一壶酒”就一定不好,那要看在什么样的情景之下。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就显得清新自然,十分贴切。
说起李白,一定会想到酒。李白不仅是诗仙,也是酒仙。“黄河之水天上来”“会须一饮三百杯”,在《将进酒》里,他对饮酒的喜爱被抒发的淋漓尽致。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随处都能感受到酒的气息,没有酒李白就不成其为李白,没有酒就没有李白的诗歌。
对于李白,酒是性情。为了美景与美酒,他可以不远千里去寻访一位素不相识的乡下书生。汪伦写信给李白,邀请他来自己的家乡泾县做客,信里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面后问及桃花和酒家,汪伦回答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首《赠汪伦》使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秀才火了一千多年,也是李白性情中人的写照。      


对于李白,酒是傲骨。
乘着微醺,李白可以让高力士为之脱靴,让杨玉环为之研墨。“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李白的心目中,功名富贵在诗与酒面前都不值一提。“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是杜甫对李白的傲骨的赞誉,可谓惺惺相惜。
李杜是同时代人。李白是公元701年--762年,杜甫是公元712年--770年,李白长杜甫11岁。他们多有交集,声气相通,杜甫也是酒的崇尚者,“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可见杜甫的诗风虽然沉郁,但也不乏豪放激昂。

和李白同岁的有王维(公元701年--761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把乡愁写到了极致。

王昌龄比李白大三岁(公元698年--757年)。一天,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在酒楼小酌。忽然有梨园官员率十余戏子登楼表演。三位诗人回避,躲在边上,围着小火炉看她们表演节目。一会儿,梨园女子开始表演,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三人约定:“我们打个赌赛,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胜出。”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就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一首绝句。”


随后一歌女唱道:“营州少年爱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高适伸手画壁:“我的一首绝句。”
王之涣听到歌女们没有演唱他的诗作,面子上有点下不来。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的一个说:“到这个姑娘唱的时候,如果还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三位诗人笑着等待。一会儿,那个漂亮姑娘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三位诗人开怀大笑。 
这个故事把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放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爱好边塞题材,经常在一起唱和。三人年龄相仿,王之涣大李白13岁(公元688年--742年);高适小李白13岁(公元714年--715年)。


比李白小14岁的还有王瀚(公元687年--726年),他的诗作很少,但一曲《凉州词》便胜却人间无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比李白大的多一些的是贺知章,虽然相差42岁,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好友。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长安,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在紫客观游览,遇到贺知章,二人一见如故。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坐下,才想起没有带钱,便把腰间所系皇家颁发的金龟解下作为酒钱。后来,贺知章向唐玄宗推荐李白,皇帝也久闻李白大名,于是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后来贺知章去世,李白独自对酒,想起当年金龟换酒,怅然有怀,写下《对酒忆贺监》: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滴仙人。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上述涉及韦应物、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高适、王之涣、王翰、贺知章九位诗人,其中最小的是韦应物(公元737年--792年),最大的是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时间跨度78年。在几十年中,这么多的优秀诗人、优秀作品集中涌现,蔚为奇观、令人惊叹。有唐一代,著名诗人灿若星辰,名篇佳作数不胜数。清朝人编撰《全唐诗》,收录了2200多位诗人的48900首诗作。唐朝,真是诗的海洋,那300年,真是诗的时代。诗与酒、酒与诗的交融,创造出古代中国瑰丽而独特的酒文化。
V商务微信公众号由宁夏图库传媒有限公司运营
本刊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回顾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