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61亿元,同比增长2.5%。餐饮收入4,277亿元,增长15.8%。在促消费政策及暑期旅游餐饮需求的带动下,7月餐饮业持续释放潜力。
本次报告中,除解读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外,还重点分析了茉酸奶高价争议及植脂末原料风波事件,并盘点“海天推出酱油口味冰激凌”“沪上阿姨一杯水卖10元”等热点话题。
7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9章66条,进一步规范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工作,加强食品经营安全监督管理,落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 明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有关要求
• 调整有关许可事项为报告事项
• 简化食品经营许可程序
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食品经营许可事项方面:
• 助力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持续健康发展
• 聚焦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问题
• 调整细化食品经营类别及项目
行业动态
• 7月7日,海关总署表示,为防范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护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县(都)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实施100%查验。
• 7月18日,上海市消保委会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制定发布《上海市网络点餐服务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合规指引》。该文件指出,餐饮服务经营者通过折扣或优惠的方式吸引消费者注册或授权的,应当单独取得消费者同意,不得与扫码点餐服务捆绑。
• 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官网正式发布相关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一种人造甜味剂)列为可能致癌物。但补充说,如果每天摄入量不超过每公斤体重40毫克,摄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
品牌动态
• 7月4日,喜茶官宣全自研全套智能设备已在所有门店投入使用,覆盖门店原料制备、原料管理、调饮制茶等多个环节。
• 7月9日,茅台集团与武汉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交流、共建自主创新平台等领域探索合作模式。• 7月12日,茅台申请注册“茅小咖”商标,国际分类为方便食品,当前商标状态为申请中。
• 7月12日,盒马发布盒马宝鲜水产预制菜系列,首批上线的商品中有9种淡水鱼,以鲫鱼、桂鱼、鲈鱼等冰鲜“三去”(去腮、去鳞、去内脏)整鱼为主。
• 7月19日,拼多多上线了本地生活入口,主要售卖餐厅的特惠餐饮券,以及“代下单”服务,目前已有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瑞幸、喜茶等10多个头部餐饮连锁品牌入驻。
食品安全问题
• 7月4日,小菜园被曝存在员工用同一废弃油脂桶先后盛放炖肉和垃圾、在垃圾桶上放置蛋液器具、分装时徒手抓取米饭调重量、爬踩工作台跨到炒菜区域等行为。
• 7月15日,河南一女子称在鲍师傅糕点中吃出毛发,鲍师傅回应:门店初查系刷子的毛,正沟通赔偿事宜。
• 7月16日,知名汉堡品牌Shake Shack被曝武汉门店使用过期原料情况,公布内部调查情况并致歉:相关门店以及人员正接受全面的核实与彻查,全国门店开展自查自纠。
• 7月17日,天津网友在呷哺呷哺柠檬茶里喝出近1米长的塑料袋。呷哺集团客服表示,目前已有工作人员与顾客对接处理。
• 7月25日,沪上阿姨被媒体爆料存在不检查健康证直接上岗、小料过期继续使用、员工用脏抹布擦奶茶等一系列问题。
品牌营销
• 7月3日,幸运咖加入咖啡价格战,推出2杯咖啡9.9元活动。
• 7月9日,茶百道官宣与未定事件簿的联名,收获不少玩家的正面反馈,多家门店因订单过多而暂停外卖联名产品。
• 7月25日,咖啡品牌Manner与汽车品牌Smart合作上新,推出花魁冰芝士拿铁,同时推出联名周边“聪明杯”套装。
• 7月30日,巴奴毛肚火锅与抖音生活服务展开深度合作,双方将以旅行直播的方式,开启全国食材原产地溯源之旅。
近日,茉酸奶于官方公众号发布了新品价格调查问卷,其起步68元的价格让消费者直呼“太贵”。之后,又因被爆料其产品原料使用植脂末而引发舆论危机。8月4日,茉酸奶就此前争议发文称,8月1日起,茉酸奶全国门店的所有酸奶、奶昔产品将升级使用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的全新版本奶基底。7月12-22日,“茉酸奶高价及植脂末原料风波”舆情事件的相关声量共计16,512篇,覆盖709家媒体,引起广泛关注。从分布渠道来看,舆情声量主要集中在微博、网站、APP渠道,总占比超过90%。从媒体平台来看,以微博、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类平台关注度较高,新浪微博的讨论声量高度集中,占绝对优势。茉酸奶以酸奶为核心,构建了“酸奶+水果”的产品模型。一方面,制作操作简单易学,另一方面,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难度大幅降低。
另外,茉酸奶还重点发力品牌营销。在线下消费逐步回暖、“首店经济”等因素推动下,为茉酸奶带来大量曝光;通过“KOL+KOC”的达人推荐体系、短视频+直播等不同内容形式的推广,持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② 消费场景区别于奶茶,酸奶高端化为大势所趋
高端品牌并不锁定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者,反而更关注消费者的个人消费体验与感受。高价酸奶匹配高端定位,为其盈利打开了空间,但市场空间也相对较窄。高端定位给品牌带来市场机遇的同时,也将对产品品质、食品安全、服务体系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日,海天味业推出了一款以酱油坛子为造型、主打“有鲜味的”的冰淇淋产品。据官方介绍,该酱油冰淇淋具有“鲜甜交融”的口感,还搭配海天黄豆粉一起食用。从7月29日起,“酱油冰淇淋”将逐渐空降广州、长沙、上海、成都等城市。7月26日-8月1日,“酱油冰淇淋能有多上头”舆情事件的相关声量共计6,336篇次,7月27日达到传播高峰。7月2日,山东威海一女子爆料称,在沪上阿姨购买白开水时被告知只买白开水需收一杯奶茶钱,女子在扫码支付后发现被扣款10元,事件引发网友热议。对此,商家回应称,公司有规定,杯子不单卖,卖的话必须收一杯奶茶钱,自带杯开水免费,在收款之前已经向顾客提前告知。7月2-9日,“沪上阿姨被爆一杯水卖10元”舆情事件的相关声量共计465篇次,7月4日达到传播高峰。
酸奶的未来发展趋势是高端化、健康化,但不是高价。因而,各大酸奶品牌不能一味地追求利润,忽略了其产品价格本身的合理区间。对于酸奶品牌而言,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提升品牌的创新力和研发力,能够做到根据季节的变化创新,在冬季等消费淡季依旧保持消费的稳定性。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找新的增长点对老牌企业而言迫在眉睫。海天味业此类传统“老字号”跨界大多都是以制造话题、吸引注意力为目的的宣传方式。但是调味品行业在冰淇淋跨界产品中并不具备优势,整体而言,其与新生代之间的嫁接与关联较为牵强,对于经营方面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获取完整版报告,请关注百分点舆情中心公众号,并留言回复:领取7月食品餐饮行业报告,即可获得。
声明:本文由百分点舆情分析团队撰写,数据来源于百分点舆情洞察系统,如需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部分文字、图片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