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面蓝字 添加关注分享
摘要
规范食品声称意义深远
食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食品安全更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已由质量安全问题向营养安全问题转变。

总局修订稿再征意见
规范食品功能声称问题
8月7日, 市场监管总局公告,为指导督促食品销售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合法合规经营能力和水平,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对《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试行)》(市监食经〔2020〕99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图:市场监管总局公告(8月7日)
在保健食品方面, 征求意见稿与现行文件要求基本保持一致。
据了解, 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印发,《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颁布,对改革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方式提出新的要求。食品销售环节点多面广线长,食品销售者整体素质不高、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不强,不懂、不会、不知道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义务的情况仍时有发生。业界普遍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相关规范要求并汇编成册,便于食品销售者理解和落实法律法规要求。为此,市场监管总局于2020年印发《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本次总局主持修订并征求意见,再次强调了保健食品规范功能声称、非保健食品不允许保健功能声称等行业重点问题,释放重要信号。相信未来在保健品、营养品、功能食品等特殊食品行业生产经营及功能声称方面将加强监管规范,同时指导一线销售行为做出相应调整。

规范食品声称可提振消费信心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主营业收入约占GDP的10%,食品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对2017—2021年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中的商品和服务类别统计分析可知,按照商品大类维度分析,食品类投诉数量由2017年的20944件增加到2021年的77301件,其在商品大类投诉中所占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增速尤为显著。食品类投诉案件数量排名从 2017年最初的第6位升至2021年第3位。按照具体商品维度分析,食品投诉量由2017年的13551件增加至2021年的59592件,其中2020年投诉案件同比增长115.51%。在此期间,食品投诉数量也在具体商品投诉排名中由2017年最初的第5位升至2021年的第1位。通过整理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公布的“多部门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和“2022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共收集案例 225件,其中涉及食品类案例114件。在食品类案例中,食品夸大、虚假宣传类案例所占比重最高,共计59例,占食品类案例的51.8%,占典型案例总和的26.2%。
分析这些具体案例,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食品中添加非法物质后,夸大声称和虚假宣传;二是发布虚假广告或利用非法手段进行商品推销,蒙蔽消费者;三是故意将普通食品与特殊食品及药品进行概念混淆,诱使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在此情形下,我国居民在食品领域的消费信心明显不足,并且食品声称不规范是现阶段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次总局发布《食品销售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南(修订征求意见稿)》,进一步规范食品功能声称问题,有助于提升我国食品产业形象,规范市场秩序,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目录制管理经批准的27种保健功能
食品安全法明确“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除保健食品外的其他食品不得声称保健功能。
截至目前,我国受理批准的保健功能共27种,市场监管总局对允许使用的保健功能采用目录制管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明确了纳入保健功能目录的保健功能要求,如具有明确的健康消费需求,能够被正确理解和认知;具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判定标准;不得涉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不得出现可能误导消费者等其他情形。虽然保健功能未给出官方定义,但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向审评机构提出拟纳入或者调整保健功能目录的建议。
我国食品相关标准明确允许食品声称的类型分为营养声称和营养功能声称,其中营养声称仅包含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营养功能声称定义为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但不包括降低疾病风险声称。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法第四章第四节将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区别于其他普通食品,归为特殊食品进行严格监管,但是食品相关标准在分类管理营养标签的过程中又将食品分为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其他预包装食品两大类,其中特殊膳食类食品和专供婴幼儿的主辅类食品中包含部分特殊食品,但未能全覆盖。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报 庶正康讯
【免责声明】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