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5365件,解决497142件,投诉解决率80.7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
根据2023年上半年商品大类投诉数据,日用商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和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其中,食品类商品投诉总量为48296件,投诉比重为7.85%,较去年同期下降0.17%。
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食品、服装、汽车及零部件、通讯类产品、鞋。其中,食品投诉量为39773件,较去年同期上升5.45%。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五位的分别为经营性互联网服务、餐饮服务、培训服务、住宿服务、美容美发。其中,餐饮服务投诉量为23480件,较去年同期上升14.49%。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热点问题主要涉及旅游出行、演出票务、教育培训、食品安全、家装建材等行业和领域。其中,在旅游出行方面消费者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酒店行业趁节假日大幅涨价,部分酒店缺乏诚信单方违约或砍单,旅游景区消费者体验差,景区购物问题多发,导游强行推销、强制购物问题屡禁不止。在食品相关领域投诉主要包括食品变质或食品中有异物,消费者用餐后引发身体或心理不适;销售临期食品不告知,如将临期食品与其他食品混合销售或未告知消费者为临期食品;商家将无“蓝帽子”标识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普通食品伪装成保健食品销售,并声称具有某种保健功能甚至具有治疗疾病效果;外卖渠道订餐投诉量增长明显,外卖食品不卫生、封装不严、出现遗洒、送餐不及时、索要好评、发生争议态度恶劣等问题频现。
食品安全方面,餐饮业者应强化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不断提高服务品质和水平,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健康。有关部门应加强常态化的监督,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社会各界要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消费者要注意辨别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的区别,保健食品可以声称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不得声称具有保健功能。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会有天蓝色的“帽子”型标志,俗称“小蓝帽”或“蓝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