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请相信努力终会被看见!自由编辑我二登行业Top官号做書!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8-03 10:45:22     25

编辑的工作是孤独而单调乏味的苦工,首先你要有异于常人的细心,敢于去深究一切你无法胸有成竹的词语、知识、译名的真伪。

也因此,蕞近总有人替我捏把汗:“编辑不就是改错吗?这都是AI能做的,你很快就要失业啦!”

我想说,多虑啦!且不说AI还要多久才能在本土真.正地普及开来,就算真普及了,在审稿上,出版社自身的行业规范就会挡住AI的猛攻。要知道,出版社审稿专用的黑.马软件已普及多年,但为何至今仍需要大量的外编/外校如我来帮忙审稿呢?因为软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是经过三年五载的审稿实战检验的。既然连专门用于审稿的黑.马软件都无法将我淘汰,那我又何必担心大杂烩般的AI呢?

如果AI不深耕出版业,那是很难应对书稿中千奇百怪的错误的。毕竟,专门用于审稿的黑.马软件就是一个失败的审稿软件,许多错都查不出来。如果不是加急稿的话,用黑.马软件还不如自己通读一遍。

人无完人,每个编辑都会有自己的强项和知识盲区,所以一本书稿需要三审三校。从出版公司的角度来看,有的出版公司三轮校对全是由同一个外校负责,但三轮的审稿会有至少两位内编负责,也就是一本书经过了至少三位编辑之手;有的出版公司三轮审稿都是由同一个内编负责,但三轮校对分别由三位外校负责,也就是一本书稿经过了四位编辑之手。但出版公司三审三校之后,下一环节是出版社的三审三校,而出版社在不同环节的审次或校次中会有比较严格的人员分工,基本上会经过3位编辑+3位校对之手。这样一来,一本书稿蕞多的时候可能有10个编辑经手看稿。

我在审稿中,甚至在我常接的三校中,总会改出一些初高中语文就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乍看之下都是简单的小问题,却考验着当局者迷的编辑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需要经年累月的审稿实战来打磨的。可以说,审稿不是简单的纠错式的流水线工作,而是一种对专.业要求很高的创造性工作。

我认为,对于编辑而言,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就不用担心会失业,更不用担心自己会被AI给取代!

具体内容详见做書公主号。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