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温酒斩华雄,那叫一个酷;
水浒传大碗喝酒,那叫一个嗨;
其实白酒不是单纯的饮品,反而有点自虐的意思。
我喝白酒就有点自虐的感觉,清香浓香酱香,都一个味,度数越高越辣。
并且中国人本身并不善于消化酒精;因为消化酒精的能力取决于ADH1B和ALDH2,相比于西方,东亚人的这两种数据是很低的。
全国人均饮酒量最高的国家主要是西方人,在欧洲,比如卢森堡,捷克,爱尔兰,匈牙利,德法等。
人均年饮酒量12-17L,而中国人的人均年饮酒量是人家的1/3,为4.4L。
这些西方人的饮酒量多,不光是因为ADH1B和ALDH2,也是因为饮酒场景的不同。
西方人没有酒文化,喝酒纯粹是喜欢。
朋友见面,喝;
派对,喝;
看球,喝;
有事,喝;
没事,也喝;
并且西方人喝高度酒,主要是掺着饮料,水果,掩盖酒精的刺激味道,喝的量大,追求的是好喝。
俄罗斯因为天寒地冻,所以直接喝高度酒。
犊子遭罪,身体暖和。
像中国人这样甭管天冷天热,就是高度白酒直接灌,龇牙咧嘴,这就是酒文化的力量。
当然现在的年轻人还是需要拼酒,但已经不在过度拼酒。
而饮酒习惯的不同,也导致我国的高端白酒很难出海。
毕竟老外是真的不习惯高度白酒,啥也不掺,就这么直接灌。
但白酒出海还是有希望的,主要有这三点;
1、国强。
随便举个例子,现在都讲法国浪漫,艺术,吧啦吧啦。
其实早期的欧洲在各国看来,尤其在意大利看来,那法国就是土包子,土得掉渣那种。
比如文艺复兴那会,欧洲的主要绘画都是庄重,严肃,但法国就一样,就喜欢画那种袒胸露乳,就连圣母都能给画了的不穿衣服。
但后来法国强大,大家都说法国真浪漫,真香。
2、在保证独特工艺的同时,相关标准认证与国际接轨。
3、中国美食煎炒烹炸是的确好吃,中国餐馆逐渐开到世界各地,白酒跟着一起推广。并且中国白酒可以与各国的名酒搭配组合。
4、近期中国九大白酒龙头企业碰头,商量抱团出海。
这就更加的加强了白酒出海成功的可能性,毕竟人多力量大。
酒企们抱团出海,可以合力做出更大的蛋糕。
所以中国白酒出海,希望还是有的。
毕竟中国白酒产量占全球烈酒产量近半,但出口仅占0.22%。
而对于中国酒企来说,广阔的国际市场是巨大诱惑。
这就好比大栓子光棍四十年,夏天蹲在大街上,你说那满街丝袜对他的诱惑大不大。
关注头牌大炒家,可免费自动获取57本财经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