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标题下方“李家民工作室”关注我们 ----------
己酸乙酯结构式
前一篇文章我们介绍了白酒“四大酯”中的乙酸乙酯,今天讲一讲“四大酯”中的己酸乙酯。己酸乙酯同乙酸乙酯一样,是乙酯类中的一种,又称正己酸乙酯,主要产生于酒精发酵过程中,是己酸和醇类酯化反应的产物。相较于乙酸乙酯微溶于水,己酸乙酯完全不溶于水,仅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故在白酒蒸馏过程中,因酒醅中含水量大,部分己酸乙酯会比较容易被蒸馏出而在酒头聚集;另一部分则溶解于酒醅中除了水之外的其他溶液中,且因其挥发性低,不易被蒸馏出,在蒸馏结束后多数留存于酒醅中。由于以上特性,己酸乙酯在整个白酒蒸馏过程中呈前高后低的状态,且下降较乙酸乙酯缓慢,无法像乙酸乙酯一样通过摘取酒头来达到明显“增己”的效果。己酸乙酯在浓香酒的总酯中约占50%,是浓香型白酒和浓酱兼香型白酒中的主体香味物质,其感官特征为“菠萝样果香气味,味甜爽口,带刺激涩感”。己酸乙酯的“涩感”低于乳酸乙酯的“微涩带苦”,且由于乳酸乙酯的沸点较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它组分的挥发速度,含量过高时不仅会使酒体发苦,还会影响和遮蔽酒的主体香气,所以,为了保证酒体质量,浓香型白酒和浓酱兼香型白酒大多会在允许的范围内“增己降乳”。
1. 辜义洪,白酒勾兑与品评技术(第二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2. 朱涛 主编,酿酒化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
3. 刘长海、袁永俊,白酒三大酯蒸馏特性的研究,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肖冬光,白酒酿造过程中酯类物质形成机理探讨,酿酒科技,2022年09期。— END —
“家民作品·酒注庄子”系列“天道”与“养生主”已经问世,有需要的酒友请联系李家民老师助理张旋。

“家民作品·大宗师”业已问世,有需要的酒友请联系李家民老师助理李虹霖。李家民老师助理 李虹霖 微信二维码:

↓ 识别李家民老师助理二维码,加入“李家民酒友交流2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