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酒师学习班第三期如期开班,第一次作业已经发布,也收到了几位学员完成的作业。大部分学员的作业完成的中规中矩,答案都正确。但是也出现了一份非常有价值、有启发意义的答案。
作业中的第二题:“固态酒、液态酒、固液酒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是否加食用酒精是区分成品酒酒质最重要的指标?”有位学员对于这道题的第二个问题是这样回答的:“因为只有按比例添加食用酒精才能将白酒的主体风格做到一致。目前的许多酒厂运用食用酒精调酒,主要是区别酒体档次,因为只有按比例添加食用酒精才能将白酒的主体风格做到一致。如果用不同等级的纯粮酒相互勾调,其不同档次的酒会有不同的路数侧重,这不利于消费者认知该品牌酒的品质。对于成品白酒,其勾调肯定不是原酒加食用酒精这么简单,其还会运用相应的调味酒,调整酒体,弥补原酒因为加有食用酒精而变得风味散淡的不足;必要的时候还会添加一些有机酸酯,完成理化检测中所需的数据指标,毕竟要想拿到所需数据,相应的指标是需要完成的。”
这位学员回答的内容,是现在酒厂里实际生产工艺的如实描述。但是按照国家白酒质量标准,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酒只能叫新工艺酒,也就是固液酒和液态酒。而且,新的国家标准还规定:在液态酒和固液酒中,除了添加食用酒精以外,不允许添加其它任何非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包括这位学员答案里说的有机酸酯。
通过添加有机酸酯可以轻松地实现国家固态白酒标准所规定的酸酯指标,而且比较稳定。但是这和国家标准规定中固态酒应该使用的工艺,也就是所谓的“酒勾酒工艺”是不符合的。
当然,这位学员所说的是真实情况。
实际的固态白酒生产中,按照“酒勾酒工艺”想勾调出稳定的酸酯指标极其困难。用食用酒精和添加有机酸酯这些新工艺酒的方法,机械性地达到形式上的数据要求是最容易的。可想而知这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
但是,无论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规范化描述,还是酿酒专家们几十年来品饮、鉴定的结果,不添加食用酒精的固态酒是最好的酒,固液酒次之,液态酒再次之。
这一套都是理论上的说法,也是正确的说法。实际上酒厂的做法,又是另一套,正如上述学员所回答的那样。
在回答作业题的时候,要按照理论上的答案来回答;实际操作的时候,按什么方法操作,是各个酒厂的内部规定。
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这是目前酿酒行业司空见惯的现象。也是人类文化行为司空见惯的一种现象。
我们选酒师的学员都是成年人,成年人应该理解成年人世界的真实状态。
这位学员的答案,如果参加正式考试,会被判为零分。但是在我们选酒师学习班的内部讨论课,这个答案我给他100分。感谢这位学员给我们带来了实际生产中的真实信息,对其他没有直接进入白酒生产行业的学员有极大的帮助。
选酒师学习班报名还在持续中,欢迎有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

选酒师学习班第二期结业线上视频答辩
学习班有系统严谨的酿酒理论知识;有及时真实的实际生产和一线销售知识。在这里可以听到真话,讲到真话,同时认识假话,理解假话。在这里,我们表达自己的审美偏好和风味追求,也包容不同的见解和想法。
有意者请联系李寻老师的助理张博、李延安。
扫描李寻品酒学院教务管理人员张博和李延安的二维码,报名参加中国白酒选酒师学习班

张博 李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