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非常古早的说法,相信大家都听过:瓶底凹陷越深,葡萄酒质量就越好。但稍微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这个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如果是这样的话,葡萄酒也太容易“浑水摸鱼”了吧。事实上,瓶底的凹陷设计确实是有原因的,但是和葡萄酒质量没有关系。

使瓶子能更好地承受压力
对于起泡酒来说,瓶底的凹陷是有极大意义的。香槟爱好者一定知道,早期香槟产区的酒庄并不想要带汽泡的酒,他们想要的是和勃艮第、波尔多一样静态的葡萄酒。而汽泡的产生是一个意外,并且当时完全不具备现代的起泡酒生产工艺,甚至连玻璃瓶的质量都不能保证。

在玻璃瓶生产工艺还不健全的年代,对于像香槟这样会采用瓶内二次发酵的起泡酒来说,瓶中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使软木塞冲开,瓶子也会因为扛不住气压而破碎。直到玻璃瓶工艺和设计的改进,使得香槟等起泡酒得以保存、运输、流通成为可能。而瓶底的凹陷设计使得玻璃瓶的承压能力有很大提升。
有利于沉淀物的沉淀收集
对于陈年的老酒来说,有沉淀是不可避免的。底部凹陷有助于葡萄酒中的沉淀物集中在酒瓶底部一个更小的凹槽区域。可以很好地防止在倒酒时,沉淀与酒液混合。

让酒冷却地更快
无论是白葡萄酒还是红葡萄酒,都需要在合适的温度下饮用才醉好喝。白葡萄酒在喝之前可能需要进冰桶进一步降温,而红葡萄酒即使可能不需要冰桶,也会要一个合适的温度。这时候,瓶底的凹陷设计,增加了玻璃瓶壁的表面积,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接触低温环境,让葡萄酒能够更快地冷却下来。

更容易清洁
这一点可能对于酿酒过程更有意义。当要清洗酒瓶的时候,底部的凹陷设计使酒瓶更容易清洁,因为在往瓶里面喷水时,水可以通过瓶子底部凹陷扩散开来。

下次,再有人说瓶底深浅和质量有关,可以反驳他~
给每杯酒找到醉佳的品鉴日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