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有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员工爆料,称该企业生产乳酸菌饮料和钙奶过程中,存在临期商品回收后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临期商品及残次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的行为。多段据称是内部员工拍摄的视频中,显示了车间内多名工人擦去生产日期和回收残次品的过程。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涉事企业均做出回应。4月3日,桐庐市场监督管理官微通报称,2023年3月19日,根据线索,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桐庐县公安局对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初步核查,发现该企业涉嫌存在将保质期尚未到期的产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生产的情况。2023年3月20日,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反映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存在临期商品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等违法行为,并提供了相关视频资料。对于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及提供的视频,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调查核实中。4月3日、4日,涉事企业连续两天发布声明回应,声明称,媒体报道中引用的多段视频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其中关于“篡改保质期”的内容,真实情况是:由于喷码机电眼感应或喷头堵塞产生生产日期喷印不良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及时返工并进行重新喷印处理,或在产成品检验中发现喷码有问题的,也会返回车间进行返工处理。以上行为均属于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合规性处理作业,并非“篡改产期再销售”。报道中关于“发霉变质的残次品变身‘回料’再加工”的内容,是人为恶意剪辑所为,有明显拼接、剪辑痕迹,视频画面也有明显的后期制作现象,并也无法证明有“残次品变身‘回料’再加工”的情况。此外,报道中“使用回料‘成品率’超100%”的表述与事实不符。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3年4月4日和5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绿茶和不锈钢刀等产品不合格。食品伙伴网提醒各出口企业,要严格按照进口国要求进行产品出口,检查产品中农药的残留情况,注意食品接触性材料中各物质的迁移量,保证食品及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规避出口风险。
2023年4月4日,美国FDA网站更新了进口预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对我国一家企业的相关产品解除了自动扣留。产品涉及含牛奶的巧克力和可可制品。
来源:食品伙伴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操作方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验室管理 与服务 |
| ![]() 工业化 餐饮联盟 | ![]() 酒类技术 与认证联盟 | ![]() LabPTP 能力验证 |
![]() 肉制品联盟 | ![]() 食学宝 (微课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声明】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535-212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