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食品行业一周舆情信息汇总(4.3-4.9)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4-13 07:34:47     20


  食品伙伴网讯 4月3日-4月9日食品行业舆情信息有:发霉乳酸菌当原料?企业、官方回应;300一杯天价柠檬茶商家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外卖平台回应过度收取包装费;“竹筒奶茶”爆红 相关话题上热搜;“赤脚踩的茶叶”引关注;顾客买奶茶喝出疑似塑料袋硬物。
  发霉乳酸菌当原料?企业、官方回应
 
  近日,据媒体报道,有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员工爆料,称该企业生产乳酸菌饮料和钙奶过程中,存在临期商品回收后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临期商品及残次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的行为。多段据称是内部员工拍摄的视频中,显示了车间内多名工人擦去生产日期和回收残次品的过程。
 
  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涉事企业均做出回应。
 
  4月3日,桐庐市场监督管理官微通报称,2023年3月19日,根据线索,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同桐庐县公安局对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经初步核查,发现该企业涉嫌存在将保质期尚未到期的产品拆除包装后作为原料再加工生产的情况。2023年3月20日,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举报,反映杭州吾尚食品有限公司存在临期商品篡改生产日期再销售等违法行为,并提供了相关视频资料。对于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及提供的视频,桐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在调查核实中。
 
  4月3日、4日,涉事企业连续两天发布声明回应,声明称,媒体报道中引用的多段视频内容,与事实有出入。其中关于“篡改保质期”的内容,真实情况是:由于喷码机电眼感应或喷头堵塞产生生产日期喷印不良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及时返工并进行重新喷印处理,或在产成品检验中发现喷码有问题的,也会返回车间进行返工处理。以上行为均属于对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进行合规性处理作业,并非“篡改产期再销售”。报道中关于“发霉变质的残次品变身‘回料’再加工”的内容,是人为恶意剪辑所为,有明显拼接、剪辑痕迹,视频画面也有明显的后期制作现象,并也无法证明有“残次品变身‘回料’再加工”的情况。此外,报道中“使用回料‘成品率’超100%”的表述与事实不符。成品率因公司在配方设计中会对蛋白质含量等国家标准要求的项目进行加严要求,实际配方高于国家标准。同时在生产操作中每罐定容量需人员检查,因罐体高大,可能出现定容量略偏高的情况,但因配方设计本就高出国家标准,所以在生产无异常的情况下,成品率出现略偏高的情况属于正常,成品符合国家标准,并非残次品回收导致。
 
  300一杯天价柠檬茶商家因虚假宣传被罚20万
 
  近日,上海某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因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20万元。
 
  处罚详情显示,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线索要求对“****”饮品店销售天价鱼子酱拇指柠檬茶饮品进行核查,执法人员现场查见当事人店铺价目表中有“鱼子酱拇指柠檬茶 ?300RMB”的饮品。当事人在其商业宣传活动中均发布含有“用800一斤澳洲鱼子酱柠檬做的茶”等内容,经核实,上述柠檬茶原料为黑皮鱼子酱拇指柠檬与粉皮鱼子酱拇指柠檬,进价分别为150元/斤及60元/斤,两种原料柠檬价格均远低于其宣称的“800一斤”。当事人关于原料价格的宣传与实际进货价格不符。
 
  外卖平台回应过度收取包装费
 
  4月6日,“博主曝光外卖包装费刺客”“原来外卖的包装费还可以退”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据悉,上海知名美食博主实测点外卖时包装乱收费,点单时博主点两个茶叶蛋,收取了两份包装费,而点榨菜也收取了相应的包装费。但收到外卖后,收到了两份鸡蛋是在同一个包装袋内,而榨菜则是原本的真空包装。博主在查询外卖榴莲和网购榴莲时发现,同样的包装,外卖中则多收0.5元的包装费。随后博主则直接将商家多收取的包装费申请退款。
 
  对此,有不少网友称,点外卖没有关注到包装费,多付了不少钱,直言外卖打包费现在已经成了“包装刺客”。
 
  随后,饿了么客服表示,遇到过度收取包装费时,消费者可以和商家进行协商退款,或者平台同商家协商后再给消费者退款。美团外卖客服称,平台禁止商户对消费者设置不合理的打包费。如果核实商户确实存在类似的行为,会根据违规程度对商户进行扣分,甚至是下线等处罚。
 
  “竹筒奶茶”爆红 相关话题上热搜
 
  4月10日,“苏州新晋网红竹筒奶茶”、“30元一杯的竹筒奶茶是智商税吗”等相关话题上微博热搜。
 
  最近,“竹筒奶茶”成了奶茶界的新网红,在全国多地爆红,从上海、苏州、杭州、厦门、长沙等城市的街头,再到各大社交平台,竹筒奶茶无处不在。绿色竹筒做的杯子,贴上城市字样标签,里面是各种不同口味的奶茶,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竹筒奶茶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旅游打卡的标配。而且这种奶茶售价不低,一般一杯在3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20元以上。有网友吐槽竹筒奶茶就是将奶茶换个容器装,价格却翻了一倍,直呼智商税。
 
  “赤脚踩的茶叶”引关注
 
  4月8日,一位短视频博主发布的一段视频引起网友热烈讨论。视频显示,湖南一村民扶着凳子,赤着双脚反复踩捻茶叶。网友看后表示这样的茶叶不敢喝。
 
  据悉,这是湖南部分地区一直保留的传统制茶工艺。平江当地茶农陈先生称,因为使用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的鲜叶原料制作“烟茶”,所以才产生了用脚揉制的方法。即使到现在,大部分平江人保留着喝“烟茶”的习惯,特别是老人家,认为用脚揉捻出的茶叶才是正宗的。按照传统,制茶前要烧香拜茶神,而且制茶人还要用香灰洗脚,保证脚的干净。
 
  顾客买奶茶喝出疑似塑料袋硬物

  4月1日,广东深圳,男子在奈雪的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单,点了一杯霸气生酪草莓和一杯芋泥奶茶。当事人表示,喝完后开盖发现一个被芋泥包裹的硬物,当即询问店员,店员将硬物取出清洗后发现是塑料袋一角,并表示该单可以退款同时赠送一张优惠券。店家最开始说:是刚入职的工作人员不小心掉入,后来店长改口称:可能是供应商供的食品里有异物,愿意十倍赔偿。自己不同意,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4月3日,店家工作人员称,是新入职的员工不小心掉入的。目前,事件仍在协调处理中。

 本文由食品伙伴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请联系news@foodmate.net。 


来源:食品伙伴网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因为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被错过推送,所以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记★星标★呦~

操作方法点开公众号名片,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为星标”即可。

食品伙伴网公众号矩阵

请点击小图,长按识别二维码


食品伙伴网


食品论坛


食品伙伴网
订阅号


食品
晚九点


食品研发
与生产


食品标法圈


食品
质量管理


食品
实验室服务


食品邦


食品安全
风向标


HACCP
联盟


食品理化检测


食品饮料
创新研究


特殊食品
与添加剂


食品供应链
管理


食品微生物检测


食品饮料
产业研究


Global
Foodmate


餐饮
质量安全


食品仪器分析


感官科学
与评定


饲料和宠物
食品合规


食农
认证联盟


实验室管理
与服务


食品原料

供需服务

工业化
餐饮联盟

酒类技术
与认证联盟

LabPTP
能力验证

肉制品联盟

食学宝
(微课堂)


食品会议
培训中心


计量伙伴


水产加工
技术联盟


食品有意思


食品学生汇


食品实验室
信息化管理


宠物食品联盟


食育网


食品职业
技能中心


动植物
检验检疫


休闲零食创新联盟


传实翻译


国际食品


食品伙伴网
国际站


烘焙食品
联盟


功能食品圈


食品伙伴网
商务中心


会展食讯


食用菌产业技术联盟


乳品汇


食品
人才中心


药物微生物
检验


食品采样服务


环境
监测联盟


化妆品
合规联盟


化妆品
检验技术


北京食品
联盟


食品精益管理


食品标准查询


食品论坛交流

【声明】

部分文章转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535-2122172。


相关内容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