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酿酒起源之先秦时期
作者:本站编辑
2023-03-30 10:18:03
26
先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 ~公元前221年)先秦是指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这段历史。原始社会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绵延1800多年。目前出土的青铜饮食器中,酒器有觚、爵、斝、角、尊、壶、卣、盉等。以青铜制品为代表的酒器,是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饮酒器皿。酒器的丰富,对酒文化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饮酒的方式,饮酒的礼节,以及祭祀等其他作用,必然使酒器适应这种丰富的变化。所以商周酒器可以分为盛酒、温酒、饮酒三种洒器。此时青铜制品的酒器,得到最大的技术开发,不仅花样翻新、小巧玲珑,而且具有古拙敦厚、纹饰繁缛的青铜艺术风采。尽管夏朝距今年代非常久远,出土文物较为稀少,但在这一时期仍出现了最早的青铜器酒具——出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青铜爵。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为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錾,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夏代晚期爵的形制,有的尚带有陶爵的特征,有的则较为精巧。一般器壁较薄,表面粗糙,无铭文,腹部偶有简略的连珠纹。流和尾的倾斜度都不大。流多作狭槽形,且较长,个别也有较短的。流和杯口之际多数不设柱,也有设不发达的钉状柱。夏代晚期的爵都是扁体爵,体截面呈橄榄形。底皆平,錾与一足成直线,两足在另一侧。目前发现的夏代晚期青铜爵数量不多,造型一般原始拙朴,也有新颖而精巧的。这说明,这种饮酒器已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过程。
商朝甲骨文的出现,使处在发展期的酿酒业有了文字记载。《商书》记载道:“若作酒疆,尔惟曲糜”。到了殷商时期,人们已懂得用谷物发霉制曲酿酒,并用麦芽、谷芽制奠酿疆了。商朝甲骨文的出现,使处在发展期的酿酒业有了文字记载,殷人不仅深谙酿酒造酬之道,还懂得储藏方式贮存醇香的“陈年老窖”,酸便从此有了旧酸、新酬之分。
然而,对于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的商朝而言,普通百姓想喝上几杯美酒圣酿并非易事。这一点,从商朝种类繁多的青铜酒器便可略知一二。尊、壶、卤、彝、觥、盂、翠、舰、解,名目繁多的青铜器在当时是贵族的专属。同理,上流社会在酒的消费量方面也就占有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小邦之周战胜大国之殷后,周天子如履薄冰,为了避免重蹈商纣覆辙,周公以《酒诘》下令,酒应该作为祭祀用品,饮酒须节制。尽管来自上层建筑的清规戒律并未严格执行,《酒诘》多少震慑了贪杯之众,上自天子的清规戒律也就自然衍伸到了酒礼范畴:宴请宾客,酒须分等级摆放、贮酒器须面向席中最有权势者;饮酒时不可没大没小,需等长者喝完,否则年少之人不可先碰酒杯。这多少带有政治教化和道德规范目的的酒席礼仪,绵延数千年早已融入国人血肉,成为酒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酒席上的长幼尊卑之分延续到春秋战国时期,则更为细化:“罚酒三杯”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先干为敬”也绝非空话,杯中酒必须一干二净,方才显出诚意。除此之外,客人敬主人酒、晚辈敬长辈酒,酒杯要举得略低一些以表示尊敬;主客之间敬酒也有先后之分。在这一时期,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多,酒成为双方沟通的重要媒介,甚至有些社交活动只能在会饮中才能完成外交使命。如此看来,“酒桌上谈事”也绝非现代人的原创,而是早有前例了。值得一提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酒肆兴起,酿酒业开始走向市场。这些酒肆集酿酒与售酒为一体,有了自觉的经营意识与服务意识。但遗憾由于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大家各自为政、闭门造酒,酿出的酒自然优劣混杂,良莠不齐。总体说来,夏商周时期重视的是酒的祭祀功能,祭鬼神、祭天地万物,以周代的祭祀礼仪最为隆重繁复,祭祀用酒在酒质上也有严格区分,“五齐”、“三酒”、“四饮”档次有序、级别分明。到了春秋战国阶段,人们逐渐冲破了周王朝的礼制约束,饮酒更随意放松。酒,逐渐从贵族的专属品进人了寻常百姓的家庭生活,成为人们社交沟通的不可或缺的桥梁。